首页
疾病病因
临床表现
疾病治疗
疾病用药
疾病保健
疾病预防
疾病饮食

头晕失眠健忘,小心脑供血不足,切勿乱治

李哥今年55岁,两年前被诊断为高血压。

李哥自诩保健达人。平时倒是会一直监测血压,血压高了吃点药,不高就停几天。

广告上推荐的「磁疗仪」「电疗仪」等「高科技」保健设备也没少买。

李哥认为,这么做肯定能把血压控制好。

最近,因为总觉得头昏、爱忘事儿,医院检查后,被医生诊断为「慢性脑供血不足」,还特别指出这与高血压长期控制不佳有关系。

怎么就控制不佳,怎么就「脑供血不足」了呢?

什么是慢性脑供血不足?

脑供血不足,严格来讲并不是一个疾病,而是一组症状的俗称。

主要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脑部的血液供应不足,因不能满足脑细胞的需要,而引起轻度脑功能障碍。

有脑供血不足症状的中老年人,更容易发生「老年痴呆症」和「脑梗死」,需要及时处理。

符合以下条件的,可能是脑供血不足:

主要症状:头晕、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

持续时间:2个月以上。

哪些情况可以引起脑供血不足?

脑血管粥样硬化

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长期控制不佳,吸烟、过度饮酒、久坐不动等不良生活习惯,都可能导致血液粘稠,还会出现血管炎症、血管壁出现斑块。这些变化会导致脑动脉发生粥样硬化,血管变窄,使脑组织供血减少。

同时这部分病人常伴有肥胖、代谢紊乱等异常状况,使得血管的功能损伤雪上加霜。

颈椎病变

从颈椎通过的动脉也可以影响大脑供血,颈椎病变有时会压迫这些血管,影响到脑部血液供应。

心血管疾病

部分中老年人有心脏疾病,如心衰、心梗等疾病,心脏向大血管的射血功能减弱,体内血液循环量不足,不能满足脑部血供需求。

有高血压的中老年人在降压过程中如果一味求快、求低,当血压低于90/60mmHg时,会明显影响到脑血流量,产生不适。

在一些长期素食或体质瘦弱的中老年人中也会有血压偏低,产生头晕、头沉等不适感觉。

怎样预防脑供血不足?

1.控制血压在合适的范围

血压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影响脑部供血,高血压的患者需要将血压控制在合适的范围。

65岁以上者:血压控制在/90mmHg以下,没有不舒服症状再降到/90mmHg以下。

80岁以上者:不低于/60mmHg即可。

2.控制血糖、血脂

即使身体健康的中老年朋友,每半年或1年检测血糖、血脂也非常有必要。

已经出现血脂、血糖异常的,积极调整生活方式,规范用药,将血糖、血脂控制在标准范围。

3.保持颈椎健康

没有严重颈椎病或者活动颈椎没有头晕的人,建议经常做做颈部的放松活动,前、后、左、右,顺时针、逆时针方向各牵拉3~5秒。

睡觉时要注意头应放于枕头中央,枕头下缘接近肩部,避免颈部落空。睡觉时枕头受压后高度以平卧5cm、侧卧10cm为宜。

4.保持膳食营养的均衡

以五谷杂粮如小米、玉米、糙米等为主食,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在此基础上可以每天喝至少一袋牛奶(约毫升),间断吃些鸡蛋、鱼肉、牛羊肉等,保持优质蛋白质的摄入。

炒菜过程中尽量能够减少糖、盐。控制油的摄入,尤其是动物油。

不推荐饮酒,更是应该戒烟。

5.保持有效量的活动

活动过程中感觉心跳稍快但说话又不吃力,说明活动适量。

快走、慢跑、散步、太极拳等都是很好的锻炼方式。

每次至少10分钟,每天总计30分钟或以上,每周至少锻炼5天。

丁香医生特别提醒与推荐

如果近1~2个月,总出现头晕、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医院诊治,切不要忽视或拖延,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疾病损害。

不要盲信推销广告或者各种保健讲座的产品,也不要因为其他老友吃了某种药或用了某种仪器,觉得有效,就也随便拿来吃、拿来用。

每个人发病原因可能不一样,使用不当反而导致不良后果。更不可自行停服原来的药物或者改量!

对中老年朋友怎么强调都不为过的是,从现在开始良好的生活方式,就不算晚。适量的运动、均衡的饮食和营养、积极包容的心态,才是防治脑供血不足以及改善健康的基石。

丁香医生跟大家推荐一个







































白癜风治疗最好方法
白癜风晚期能治愈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cvqtw.com/jbys/1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