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台即将从军统军事学院毕业,王天风特意叫他陪着一起走一走。
王天风对明台说“明天你就要离开这里了”,明台听出了不舍,两人聊起了初次见面彼此的盛气凌人和目中无人,更聊起了往后生死不论的为国效力,从这一刻开始,王天风与明台,既是师生,更是并肩作战的战友。
王天风取下手腕上的一块名贵手表送给明台,明台很不给王天风面子地说他从来不用别人用过的东西,在王天风无语地表示留作纪念时,明台才勉为其难地拿来压箱底,而王天风,也早就知道明台为他提前定制了一套高级西装,两人都给彼此留了珍贵的礼物,明台离开之前,给王天风留了一封信:
老师,我们杀敌去了。军装等物替我们收着,若战死,替我们埋了。若胜利回来,我们还要穿着授勋。老师好好活着,正如我们努力死地求生!学生:毒蝎。
明台第一次用自己的代号,写在了给王天风的告别信上,而看到这封信的王天风,内心欣慰又温暖,这个被他带入军统的学生,成了他手下最得意、也最受他重视的学生。
他可以在明台向他提出带于曼丽去维也纳散心时,一口茶水喷出来说“滚出去”,然后嘟囔着“我还没去过呢”;他可以在明台为于曼丽生病还强行训练在他面前据理力争时,他生气地将话筒砸向明台,看到明台一动不动地倒在地上,他疑惑地看了看手中的电话筒,王天风和明台的相处,很给人一种王天风是明台失散多年父亲的错觉。
我一直不懂的是,明台作为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凭什么能得王天风的“特殊对待”,甚至王天风十几年的出生入死才得了少将之衔,而明台,几乎是火箭般的速度从上尉到中校再到少将?看了《伪装者》原著,才懂明台逆袭的真相,更懂王天风待他不一般的真实原因。
主动
剧中,明台是因为在飞机上救了王天风,或者也可以说落入王天风早就计划好的“死间计划”,在下飞机后,被王天风和郭骑云强迫才加入军统的军事学校学习的。
但原著中,明台在飞机上,救的不是王天风,而是王天风的“老板”,戴笠。
当明台让服务员喝下他倒给戴笠的酒时,服务员出短刀突袭戴笠,明台眼疾手快地一脚将服务员踢飞,戴笠三个穿中山装的手下,包括王天风来到贵宾舱,王天风用皮鞋狠狠地踩着服务员的脸后将服务员拖了出去,明台和戴笠聊了起来。
戴笠问明台的第一问题并不是问他为何会发现酒里有毒,而是问明台手上拿的是什么书,明台告诉他是《西印度毁灭述略》,戴笠再问明台去香港做什么,明台说读书和照顾家族生意,并向戴笠说明了他的家庭背景,王天风用一杯毒酒送走服务员后向戴笠汇报情况并问明台是怎么知道酒里有毒的,戴笠和王天风截然不同的问询方式和态度,让明台对两个人的第一印象也颇为悬殊。
明台对戴笠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耐心作答,态度很是配合与诚恳,而对于王天风仅仅一个似审讯的问题,就让明台极为反感,明台拒绝回答王天风的任何问题,师徒两人,彼此的第一印象并不好。
最后,戴笠对明台说:
你是一个有“个性”且有“悟性”的人,你张扬极致的背后隐藏着忧世拯民、奋进求成之心……你的本领可以化为经济济世以外的抱负,原则上,看你自己,是愿意做一个芸芸众生里披了保护色的‘逃兵’,还是做一个看不见的战线里孤军奋战的勇士。
戴笠一眼就看透了明台扎在根上的本性,推动明台选择了一条更为崇高和冒险的革命之路,更给了明台自主选择的权利。
从“看不见的战线里孤军奋战的勇士”,明台已然明白戴笠、王天风等人的真实身份,明台内心世界打开了另外一扇门,他“心动了”,当明台怀疑自己能力不足时,戴笠问明台是怎么发现服务员倒的酒有毒时,明台从酒的香气、服务员倒酒的手指颤抖等侃侃而谈,戴笠说这就是他的能力,被肯定的明台“感到有一股血液正冲击自己的脉搏”,但他还是以做不来婉拒了戴笠,而戴笠却说“你不是不能做,也不是不宜做,而是不肯做,事实上,你已经做了”,戴笠再次邀请明台,明台终下定决心“我愿意为国效力”。
从心动到血脉冲击,再到愿意,三种心理,明台,他是自愿的。
他愿意站出来解他人之危,更愿意以一腔热血报效国家,从明台站出来的那一刻开始,他跃跃欲试的心就再也抑制不住,戴笠给了他鼓励和肯定,让明台在安逸和冒险中清晰了自己的选择,走上了勇士这一条路,而这,其实最合乎明台本心。
一条勇士之路,一条甘愿牺牲的路,是什么能让一个人不惧生死?是信仰、是本心、是坚定不移的初衷,即:为国效力,不论生死。而这,是明台的信念,有了内心足够的支撑,才让明台在外一次次的任务中无所畏惧、义无反顾。
一颗矢志不移的心,最珍贵,最令人动容,也最让人所向披靡。正如为了“死间计划”,故意反水却被明台活活骂得心脏病突发去世的王天风一般,宁愿一辈子背负“叛徒”的骂名,也要完成计划最关键的一环;正如为了“越轨”行动,在被敌人打穿身体后,毅然决然地拉响手中炸弹大喊“分离挂钩”而消失在一片火海里的明镜一般,他们,都在用命践信仰,也用命在完成自我生命价值的升华。
明台亦不例外,这是他从一名安逸的大学生,经过九死一生而荣升军统中将的最根本的原因,始终相信:信念,让生,无所畏惧,信念,让死,死得其所。
“大哥”
明台决定参加军统为国效力后,戴笠就将他安排在王天风手下学习,并用最高的规格,自己的专机送明台去的军事学校,并对王天风说:
我很喜欢这个孩子,活得真实,不虚伪,实在难得。天风,你好好带,他是一块好钢。
有了戴笠的特殊交代,王天风在军校也给了明台不一样的关照,戴笠,是明台在军校能“横”起来的最大靠山。
戴笠之所以如此,主要源于明台做的两件事。
救命之恩。
戴笠承了明台在飞机上的救命之恩,他打心底喜欢明台,而明台也对戴笠有了一种尊敬和“依赖”之感,他管戴笠叫“大哥”。
明台进军校后,戴笠给了他很多照顾。
下文特批授予明台少校军衔,让明台的军衔要比很多教官的都要高;明台厌倦军校生活,以于曼丽生病还被强行训练借题发挥,与低他一级的教官打了架,王天风要送明台去军法处,明台给戴笠打了个电话,戴笠很耐心地听完并对王天风说了一句“你就是这样带兵的”就把电话挂了,王天风反手就将话筒砸向了明台;明台执行暗杀日本天皇特使的任务和明台上任军统上海站行动组组长,都是戴笠亲批的。
而明台为戴笠也做了很多表面功夫。
明台总是一口一口地叫戴笠“大哥”,让身居高位且杀伐果决的军统头子戴笠很受用;明台去香港执行暗杀日本天皇特使任务时,在百货公司给王天风和戴笠各定做了一套高级西装,而戴笠拿到西装后,直接拿过来打开了西装,还比肩试了一下。
可以说,戴笠奠定了明台在军统的起点,也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了明台的升迁之路,而明台,也懂得以他特有的方式去维系他与戴笠非同一般的关系,有靠山可依,更懂如何让靠山屹立不倒。
“误会”之情
戴笠对明台一直叫他“大哥”很是受用,而这个“大哥”的分量,在一次误会中让戴笠更偏重明台。
王天风故意在明台和于曼丽去香港执行暗杀任务时,安排了军校饭堂里负责烧开水且与于曼丽养父有些相似的刘伯,试探于曼丽对过去伤疤的勇气和明台能否掌控局面的能力,结果明台看错了人与手中拿着明镜皮箱的中年人黎叔打了起来,事后,明台还拿钱贿赂给他们开车的军统甲室阿松,王天风按照军规给了明台和于曼丽选择“你们一人殉法,一人上前线”的选择,明台率先抢到枪,并对着自己的太阳穴,说了三句话:
姐姐、大哥,对不起。于曼丽,替我多杀几个鬼子。姆妈,不孝孩儿来见您了。
说完,毅然决然地扣动了扳机,一声枪响,明台依旧笔直地站着,手中握着枪,成了军统濒死训练,枪不落地、魂魄惧在的第一人。
而戴笠一直在电话机旁等明台的消息,后下属向他详细汇报,不管是下属的疏忽,还是下属因佩服明台的故意为之,当戴笠问“他临行前,叫大哥了?”,下属应声答道“是,他说,大哥,对不起”,戴笠听完之后,脸上有欣慰,更有满满的笑容,他自以为明台口中的“大哥”,说的就是他。
所以,戴笠亲发手谕,命明台为军统上海站行动组组长,为明台的建功和逆袭少将铺了最好的一条路。
一次救命之恩,让戴笠对明台另眼相看,使明台成为军统极有背景与靠山的人,一次误会之情,让戴笠加深了对明台的信任与重视,戴笠引明台入行,也给了明台在军统如此特殊的底气,而作为戴笠手下的王天风,自对明台也不能平常待之。
当明台与军校教官打架时,明台不仅将对方打得站立不稳,还以军衔的高低让对方敬礼,看对方不服,明台说“你打电话找戴笠啊”,对方听到戴笠两个字吓得浑身一哆嗦,后来厌倦军校生活的明台打电话给戴笠,戴笠耐心听明台说完后就让王天风接电话,而拿起电话,王天风立刻一个标准的立正姿势,很是恭敬。
几乎所有人对戴笠怕且敬,唯独明台,他的晋升之路,尤离不开这个令人生畏的“大哥”,这是明台逆袭最直接的因。
能力
剧中,我一直不懂,明台作为王天风最得意的弟子、军统的王牌特工,却总是犯一些“匪夷所思”的错误。
去日本领事馆为截取第三战区军事部署计划时,被日本人发现,在与日本人搏斗时,不小心将手表遗落现场而不自知,还很是悠然自得地与程锦云在楼顶谈笑风生;营救劳务营劳工,明知有圈套,在程锦云一遍遍的“满崽……满崽”声中不顾纪律以身犯险;明镜被汪曼春绑架,明明上级已经安排“已死”的他转移,他还是不顾纪律地去营救明镜……明台的能力不得不令人质疑。
原著中,这些情节都是没有的,且明台确实如戴笠所说,他是一块好钢,这在明台执行的两次任务中得以彰显。
完美的狙杀
戴笠亲批,由明台和于曼丽去香港执行暗杀日本天皇特使高月三郎的任务。
于曼丽假扮酒店女侍者确认了目标,并在目标所在的房间窗帘上系上了代表行动信号的红色丝带,待于曼丽退出房间后,明台拿着枪在房间里寻找目标,可房间里却突然出现了三个人,明台一时找不准真正的目标,时间不多,明台瞬间做了“大开杀戒”的决定,快而准的连开三枪,目标被洞穿头颅,一人被击中眉心、一人被击中太阳穴,三人当场丧命。
一场完美的狙击。
任务完成后,明台很快回到自己的房间,如释重负地洗了个澡,然后睡觉了,比起剧中明台的不敢开枪而是酒店门口解决目标,比起任务完成后明台恶心地想吐,小说里的明台轻车就熟,一气呵成,不愧王牌特工之名,而此次任务,明台被授予中校军衔。
清除明楼。
明台得上级密令清除汪伪要员明楼。
明台分析:如果明楼是汉奸,明镜不可能会置之不理,况且他一直也不相信明楼是汉奸;如果明楼是军统,那么上级没必要下暗杀令;还剩一种可能,明楼和明镜都是地下党,而为了印证自己的猜想,明楼去找了程锦云核实。
尽管程锦云以直觉否认了明楼是地下党的身份,但明台从明镜带去香港的皮箱,转到了黎叔再转到程锦云手中,董岩去银行开明镜的保险箱,董岩是“樱花号”专列列车员、阿诚紧急报信让他去银行解救董岩、解除明镜的危机等等,明台认为他们都在一条线上,且明楼就是自己未曾谋面的上峰,而清除明楼就是一场“秀”。
有了这个认识,明台反而在明楼和阿诚眼前开始演戏,他毫无纠结与伤感,甚至对明楼很轻松地笑着说“大哥,走好”,明楼怒不可遏,认为明台狼心狗肺、心狠手辣,以致后来明楼借明镜知道明台被大学退学的怒气,泄私愤地让阿诚对着明台一阵毒打。
明台,既能做得完美,也能想得透彻,这就是明台的能力。
而明台,早已因“粉碎计划”,与地下党合作,炸毁了日本专列樱花号,歼灭日军中将2人,日本大佐2人,内阁专员2人,汪伪政府高级政要18人,日军及汪伪情报员多人,共人的军功,被授予少将军衔,军衔,是军功的彰显,更是能力最好的佐证。
明台,有一颗最坚定的抗日救国之心,有为国效力之初最大的依靠,有令人称道的思维与行动能力,而这些,造就了一把能扎进敌人心脏的利剑,以信念为支撑,以任务为磨石,明台从一名养尊处优的公子哥逆袭成军统中将,更在最后找到了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
明台被汪曼春所抓后,先是被医用手术钳子将十根指甲盖连根拔起,在意识逐渐模糊之时,汪曼春给他注射清醒药剂,后汪曼春一遍遍问明台关于第二战区情报的真假,一回回的注射致幻剂,残忍的汪曼春还用沾了盐水的鞭子抽打明台,明台被生生折磨三天三夜,可尽管如此,明台没有哭过一声、也未交代一句,他心甘情愿去殉国。
后明楼问阿诚明台怎样,阿诚说了一句:
小少爷真是一个铁打的英雄汉子。
说完,明楼掉下了泪,在明楼的计划里,他其实有两种“赌”:赌明台垮掉,经过酷刑再招供,明楼就能顺理成章将他接回家、送出国,但明台就成了“逃兵”;赌明台赢,明台战胜了一切,成为了一名真正的战士。
逃兵和战士,在飞机上,明台就做好了选择。
而他,一辈子都在践行自己心中不灭的信仰。
无所畏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