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段落-----
如何才能不焦虑
根据埃克哈特·托利(EckhartTolle)在其著作《当下的力量》(PowerofNow:AGuidetoSpiritualEnlightenment)中所说的,“禅就是天人合一”,不知道是不是就是说的迪伦。
正念,一如21世纪心理学上出现的其他诸多热点话题一样,发源于远古智慧。
正念即不加评判地进入当下。当你专注于当下,就既不会沉湎于过去也不会忧虑于未来,因为此时此刻才是唯一的存在。
“此时此刻”这一概念你一定不陌生。然而不幸的是,对于绝大多数的人来说,让自己停留在此时此刻,不念过往、不畏将来是很难做到的。从小我们被各种胜利纪念日、重要历史节日教导着不要忘记过去、不要重蹈覆辙;被各种紧迫感诱导着要未雨绸缪、运筹千里,一如童子军的格言所说,“随时准备着。”
然而真正的幸福是关于此时,关于当下的。让我们来看看历史上的伟人前辈们都是怎么说的:
一切因缘而起,因念而生,你想什么,你便是什么。
——佛陀
不要为明天烦恼,因为明天自有明天的烦恼。
——《圣经·马太福音》第6章第34节
正念的每一小步都带你回到地球母亲的怀抱,提醒你此时此刻,你找到了真实、甜蜜的家。
——释一行
我们只能活在当下,活在此时此刻,所有的一切都是在当下发生的,而过去和未来只是无意义的时间概念。只有在当下,你才能找到真正的快乐,拥抱真正的自我。
——埃克哈特·托利
许多人耗尽一生,却只是在等待生活的开始。
——埃克哈特·托利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论语》
只有当想及将要发生的事情或已经发生过的事情时,我才会觉得紧张,但在比赛那一刻,我却一点也不觉得紧张。
——戴维·金
哦,没错,过去是痛楚的,但是依我看,你可以选择逃避
——拉飞奇
虽然正念减压疗法和认知行为减压疗法对于缓解压力与抑郁都是有效的,但前者在帮助个体更好地停留在此刻、获取更多的生命能量、减轻痛楚等方面效果更好。
以上是来自精神领袖、奥运会金牌得主以及影视作品中的智者对“当下”的看法。当然,这并不意味古老的智慧都必然是明智的,它也有可能是过时的。
根据已有的关于正念的大量研究,关于“此时此刻”,可以有把握地得出以下结论:
经常进行正念减压练习的人血压和血糖都有所降低,心脏疾病有所好转,胆固醇水平降低,荷尔蒙水平更加平衡,焦虑带来的生理症状显著减少,免疫系统功能得到增强,紧张和抑郁感降低,精气神儿变得更好。另外,一项正念减压疗法和认知行为减压疗法的对照研究表明,虽然两种方法都相当有效,但正念组在精神状况、疼痛减轻和暴饮暴食控制方面显得更加有效。
这么说吧:如果有一种药物具有上述所列的种种功效,哪怕只是上述清单的一半,你愿意接受它吗?毫无疑问你会。所以何妨来进行正念练习呢?
我们能一直处在“此时此刻”吗?
几乎不可能。我打赌佛陀会有忧思、孔子会有遗憾、耶稣会有抱怨,你一定也是这样。但是一个也许有用的经验法则是:如果你因为过去而放弃现在,那么你所沉湎的最好是有用的课程或有意思的故事;如果让你沉湎其中的是遗憾或怨恨,你就需要付出勇气去完成你的未竟之事。(参见第10章)
如果你因为未来而放弃现在,那么请你把纠结用在计划女儿的婚礼上,而不是忧虑她的孩子是否会遗传其父亲的尖耳朵。计划是健康的,忧虑则是有害的。如果眼前正有一个恼人的忧虑,正视它,接受它,然后让它走出你的心灵之门,如果它返回,重复上述步骤。不要指望忽视和回避能奏效,那真的不管用。你曾经尝试过千万别去想一头白熊吗?结果这头白熊一直出现在你脑子里,对不对?
停留在今天,享受每一刻,否则,除了此时此刻外,你还真实地拥有什么呢?所以,练习正念吧,一如明天永不到来。
瑜伽
我们已经为你介绍了好几种风格迥异的放松方法,包括上一章的腹式呼吸法、前文的本森生物放松反应疗法、雅各布森的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以及生物/神经反馈疗法。这里再加一种:瑜伽。瑜伽是正念减压疗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治疗焦虑类的精神疾病具有非常好的疗效。值得一提的是,瑜伽不仅是正念的组成部分,而且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和一项健康实践,它本身就值得花以篇幅对其不同的类型和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但是现在,让我们引用奥兹先生的一句话吧:“证明瑜伽有效不是关键,弄清楚它如何起作用才是。”
学会冥想是实践正念疗法的关键,所以,下面我将冒着让你紧张的风险来向你介绍这种压力缓解方法。
冥想
首先,找到一个让你舒服的姿势。像通常那样在地板上盘腿而坐固然不错,但更重要的是你自己要感觉舒服,因为你将以这种姿势待20多分钟。为了舒服起见,你也可以采用直立的、舒展的姿势。
留心你的重量和身体及承托物之间的接触面,留心此时此刻发生的事情。
将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将呼吸作为你的中心,若有想法出现,只是觉察到它就好,然后将注意力重新放回呼吸上。
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