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临床表现
疾病治疗
疾病用药
疾病保健
疾病预防
疾病饮食

千万别等心脑血管崩溃了才看到

脑血管健康是关乎每个人生命安全的大事。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致死、致残率很高的疾病。据统计,我国每21秒就有1人死于脑血管疾病!

而在我国所有卒中患者中,40岁~64岁的患者占近50%;脑卒中高危人群中,40岁~64岁的人群占比超过60%。这说明我国脑卒中年轻化趋势明显。

同时,进入秋冬,又是脑血管疾病的最高发季节,冬季脑血管的发病率是平时的2倍!不要以为,脑溢血离我们很远,我们身边这些都是脑溢血的“受害者”!

1“小品王”突然就不能动了!

在中国,赵本山的喜剧小品妇孺皆知、美名远扬。年9月30日凌晨,赵本山在上海突发脑出血入院治疗,医院,其病情被初步诊断为“脑溢血”。

2漂亮女主播突然脑溢血了!

年7月24日,凤凰卫视主播刘珊玲突发脑脑溢血,医院进行急救。医生诊断是因为血管硬化引起脑部血管破裂,病发后死亡率极高。

一旦脑溢血后就会给身体造成巨大伤害,比如半身不遂、甚至昏迷死亡等。专家提醒,脑血管病在发病前,会有很多征兆,但由于症状较轻,很易被人们忽视,

病因

心脑血管疾病是全身性血管病变或系统性血管病变在心脏和脑部的表现。其病因主要有4个方面: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性小动脉硬化、动脉炎等血管性因素;②高血压等血流动力学因素;③高脂血症、糖尿病等血液流变学异常;④白血病、贫血、血小板增多等血液成分因素。相关危险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高血压

长期高血压可使动脉血管壁增厚或变硬,管腔变细,进而影响心脏和脑部供血。高血压可使心脏负荷加重,易发生左心室肥大,进一步导致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当血压骤升时,脑血管容易破裂发生脑出血;或已硬化的脑部小动脉形成一种栗粒大小的微动脉瘤,当血液波动时微动脉流破裂而造成脑出血;或高血压加快动脉硬化过程,动脉内皮细胞受到损伤,血小板易在伤处聚集,又容易形成血栓,引发心肌梗死或脑梗死。

2.血液黏稠

现代生活节奏紧张,家庭、事业的压力越来越大,人们的情绪也愈来愈不稳定;同时,过量饮酒、摄入太多食物脂肪、缺少必要的运动,加之生活环境的污染,空气中的负离子含量急剧下降,摄入体内的负离子也就不足,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人体新陈代谢速度减慢,血液流速会减慢,血黏度迅速升高,造成心脑供血不足,如果不及时预防、调理,将会引发冠心病、高血压、脑血栓等心脑血管疾病。

3.吸烟

吸烟者比不吸烟者发病率高得多,在每天吸烟20支以上的人中,冠心病的发病率为不吸烟者的3.5倍,冠心病、脑血管病的死亡率为不吸烟者的6倍,蛛网膜下腔出血多3~5.7倍。在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中,吸烟占第一位。烟碱可促使血浆中的肾上腺素含量增高,促使血小板聚集和内皮细胞收缩,引起血液黏滞因素的升高。

4.血管壁平滑肌细胞非正常代谢

血管组织和人体的其他组织一样在一定周期内完成新陈代谢。在血管壁平滑肌细胞代谢的过程,若新的细胞组织不能正常的形成,使血管壁本身存在“缺陷”,就容易使血管舒缩不畅,就像是一条破烂不堪的旧管道,随时都有阻塞或破裂的可能。血管是血液流通的重要通道,同时也受神经系统的支配,因此神经系统不正常也能够导致供血的紊乱。所以心脑血管疾病的成因是多方面的。

5.酗酒

酒精摄入量对于出血性卒中有直接的剂量相关性。每天酒精摄入大于50克者,发生心脑梗死的危险性增加。长期大量饮酒可使血液中血小板增加,进而导致血流调节不良、心律失常、高血压、高血脂,使心脑血管病更容易发生。小量饮酒有益,大量饮酒有害。

6.糖尿病

糖尿病是心脏病或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糖尿病病情进展,会逐渐出现各类心脑血管并发症,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脑梗、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等。

7.其他

如肥胖、胰岛素抵抗、年龄增长、性别(男性发病高于女性)、种族、遗传等都是与心脑血管疾病相关的危险因素。

心脑血管疾病临床表现

1.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的常见症状有:心悸、气短、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胸骨后的压迫性或紧缩性疼痛、胸闷不适、水肿、发绀、晕厥、咳嗽咯血、虚弱、嗳气、上腹痛、恶心、呕吐;左后背痛、左手臂痛等。

2.脑血管疾病

可有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失语;或者交叉性瘫痪、交叉性感觉障碍、外眼肌麻痹、眼球震颤、吞咽困难、共济失调、眩晕等;或肢体无力、麻木,面部、上下肢感觉障碍;单侧肢体运动不灵活;语言障碍,说话不利索;记忆力下降;看物体突然不清楚;或眼球转动不灵活;小便失禁;平衡能力失调,站立不稳;意识障碍;头痛或者恶心呕吐;头晕、耳鸣等。

脑梗的一级、二级预防

一级预防

1、坚持体育活动

运动能够扩张血管,使血流加速,并能降低血液粘稠度和血小板的聚集性,减少血栓形成。运动可以促进脂质代谢,提高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从而可以预防动脉硬化。经常运动的人患中风的几率明显减少。

2、控制饮食

享受低盐(每天6g以内)、低脂肪和低热量饮食,简朴膳食模式食物为主,由蔬菜、水果、豆类、鱼、粗制大米或面粉构成的食品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胡萝卜素、维生素E可降低脑卒中的风险。

3、戒烟限酒

吸烟者的脑卒中风险为不吸烟者的2倍。每天饮酒的乙醇含量超过60g时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明显增加。乙醇可通过升高血压、导致血液高凝状态、心律失常、降低脑血流量等引起中风。

4、保持良好生活方式

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对工作的压力及心理的紧张进行自我调整,努力做到心理平衡、生活规律。经常量血压、测血脂、测血糖、测体重,及早发现危险因素,及早采取防治措施。

5、注意季节保护

寒冷的天气正是脑中风好发季节,血管收缩,血压容易上升,要注意保暖,使身体适应气候变化,还要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进行一些适宜的体育锻炼,如散步,做广播体操等,以促进血液循环。

二级预防

1、注意脑卒中预兆

有些病人脑卒中发生前数小时或数天常出现一些症状,如肢体麻木、刺痛、一过性黑矇、头痛、头晕、言语不清、口角流涎等,一旦发现应即使就医,可有效预防卒中。

2、高血压与糖尿病

舒张压降低5~6mmHg,可以减少脑卒中发生率42%,经系统抗高血压治疗后,所有卒中病人减少了38%,重度卒中病人减少34%。控制血压主要是要平稳,使24小时内血压的“波峰”和“波谷”接近,这样既可避免血压波动对血管壁的损害。

糖尿病病人比血糖正常的同龄人发生脑卒中的危险高1倍,积极防治高血压、糖尿病,坚持服用降压药及降糖药,及可以降低血压的有效食材.

3、心脏病

器质性心脏病容易形成赘生物或血栓,脱落后阻塞脑血管,发生脑栓塞。

4、高血脂

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浓度的升高是脑卒中最危险因素之一。降脂食材可以使心肌梗死后脑卒中的风险率降低30%。

5、炎症

最常见的如梅毒引发的血管炎,带状疱疹感染等引发的血管炎。

急救急救

医护人员提示,脑卒中患者发病发病后的3至4小时是“黄金抢救期”,因此正确救治尤为重要。

如果怀疑有卒中的发生,家属应准确地记好患者的发病时间。做好病人的安慰工作,然后快速打或,医院,交给专业医生进行后一步的处理。

针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有效食材------三七

三七总皂苷具有活血作用,可扩张血管,增加冠动脉和脑血管血流量,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粘稠度,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溶解已形成的血栓并抑制血栓的形成,改善血液循环,改善心肌和脑缺血状况.

★长按







































今年白癜风最新治疗方法
白癜风的影响


转载请注明:http://www.cvqtw.com/jbbj/6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