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血管保养,很多人认为这是老年人才会关心的事。但你知道吗?近年来频频曝出的白领猝死事件,正是心脑血管疾病日益年轻化的征兆。事实上,血管斑块变大,从30岁以后就加速了,心肌梗死、脑出血、脑血栓……对于中青年人来说,这些疾病越来越不陌生了。
想知道你的血管几岁了?先来测一测!
以下12项中,你符合几项?
1.最近情绪压抑。
2.过于较真。
3.爱吃方便食品及饼干、点心。
4.偏食肉类。
5.缺少体育锻炼。
6.每天吸烟支数乘以烟龄超过。
7.爬楼梯时胸痛。
8.手足发凉、麻痹。
9.经常丢三落四。
10.血压高。
11.胆固醇或血糖值高。
12.亲属中有人死于脑卒中、心脏病。
符合其中0~4项,血管年龄尚属正常;符合5~7项,说明血管年龄比生理年龄大10岁;符合8~12项,说明血管年龄比生理年龄大20岁。(结果仅供参考,实际血管情况以临床医生判断为准)血管出问题全身拉“警报”眼睛模糊:可能是眼底血管
如果一天内看东西,频繁出现一会儿清楚一会儿模糊的情况,可能是眼底血管出了问题,导致对眼睛的血液供应不上,影响视觉。
胸痛胸闷:可能是心脏问题
体力活动中出现胸痛、咽部不适,不明原因、规律性的胸闷,很可能是心脏供血不足,是冠心病的症状。胸部不适还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的“警报”之一,要高度警惕。
经常晕倒:可能是脑血管问题
不少晕倒是由于脑部血管或主要供应脑部血液的血管发生循环障碍,导致脑供血不足。
腿疼跛行:可能是下肢血管
许多老人有“腿疼、走路瘸,休息一会疼痛会减轻或消失”的症状。这种“间歇性跛行”,是外周动脉缺血性疾病的典型表现。
血管“天敌”黑名单“四高”饮食堵血管
高糖、高油、高脂、高盐这“四高”饮食,是血管头号“天敌”,会增加高血压风险,也容易造成动脉硬化,导致血管不通畅。
老熬夜累血管
长期熬夜会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进而增加心血管系统的压力。如果连续休息不好,加上情绪焦虑,血压波动大,极易诱发中风甚至猝死。
吸烟,血管易“中毒”
烟草烟雾中的有害物质易诱发冠状动脉痉挛,使心肌缺血缺氧,还会加快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容易形成血栓。
有氧运动少,血管垃圾多
久坐导致体重增加,会让心脏负担加重,影响心脏血液循环,这些都会间接促发高血压,加重冠心病。长期不运动,血管内的垃圾就会逐渐累积,形成粥样硬化斑块。
积蓄坏心情,血管没精神
精神压力可引起血管内膜收缩,加速血管老化。实际上,不少心脑血管疾病都与情绪波动过大有关。
有关心血管疾病还有什么疑问吗?对于心脏病术后有什么需要咨询的问题?
明天,医院心脏中心心内科金新新教授将来院坐诊,为您提供专业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