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心没肺是一条成语。百度上搜了半天,终于检索到,“没心没肺”最早见于老舍的《四世同堂》,文学上经常用于形容大大咧咧不注意小节的人。作为心脏科医生特别喜欢这条成语,喜欢它和医学的密切联系。
中医认为:心主血,肺主气。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滞。气推动血的运行,气只有灌注在血脉中才能运送到全身各处组织。这段话,准确地说明了心和肺唇齿相依的关系,“没心真的就没有肺”。
西医更是如此。心脏和肺脏在人体的胸腔内紧密相连,通过肺动脉肺静脉,每时每刻不停地进行着血液和气体的交换,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一刀下去,肯定是心肺一起受伤,就是医学上的心肺贯通伤。
临床上,一旦心脏受损发生心力衰竭,肺脏就会淤血,就会呼吸困难、缺氧,胸片上就会出现白糊糊的一片,经常和肺炎混淆。肺脏一旦出现纤维化、肺动脉高压,就会引起心脏扩大、心脏射血能力降低,就会引起人的口唇紫绀。治疗心脏病一定要顾及肺的感受,治疗肺脏病也要考虑心脏的反应,缺一不可。更有甚者,终末期心脏病肺脏病患者就得进行心肺联合移植更换。科学家研制医疗器诫,也得将心肺一起考虑,仪器必须兼顾心肺两个方面的需要才有价值。譬如体外循环机、心肺泵都是这样的救命设备。
心脏科心肺联合治疗的病例很多很多。在这方面,医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十几年来,抢救了无数的重症心脏病患者。病情严重的患者经常是喘着粗气、憋的脸红脖子粗、咳着鲜血或者是混合着气泡泡血液,医院,经过恰当用药和其它治疗手段,多至一两天患者就平稳了,有的效果堪称立竿见影,想方设法让他多排几泡尿就好了,就得把滞留在肺脏内多余的水分排出来。
专业的水准、专业的药物、专业的手段是心脏病患者生命的保障!
-
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