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临床表现
疾病治疗
疾病用药
疾病保健
疾病预防
疾病饮食

冠心病的二级预防

公益中科 https://m-mip.39.net/nk/mipso_4892467.html
情绪失控竟是危险的导火索——冠心病的二级预防

转自: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刘君教授

撰写

医院刘君

今年65岁的罗阿姨,1年前曾因劳累过度出现胸闷、心悸的症状,此后每当睡不好或者压力大时,症状就会加重。上周,罗阿姨因某件事和老公大吵了一架,情绪非常激动,以致当场出现胸闷、胸痛、气短、冒冷汗等症状。老公见状赶紧扶罗阿姨躺下休息,医院就诊,结果诊断为冠心病。

冠心病又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若将心脏比作一个水池,那么冠状动脉就是给水池供水的管道,时间久了管道内壁可能会增生某些物质,形成斑块,这些斑块会导致管腔变得狭窄,进而导致供水不足。心脏供血不足,心肌会缺血缺氧,相应表现为心绞痛、心慌、气短等症状。

冠心病虽凶如猛虎,但可防可控可治。对于已患有冠心病的人,为了防止病情进展和复发,应重视冠心病二级预防。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主要措施有两个,一个是寻找和控制危险因素,另一个是靠持续的药物治疗。

冠心病的预防可以从饮食,锻炼,用药,危险因素控制等综合方面进行防治,主要包括ABCDE原则,贯穿在冠心病发病各个阶段,只有坚持二级预防才能够有效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有效降低复发。

01

A.Anti-platelet(抗血小板药物)/Anticoagulant(抗凝)和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前者具有抗血小板凝集、抗凝血作用,可减少冠脉内血栓形成;后者可改善心脏功能,抑制心脏重塑,对合并高血压、心功能不全者更有帮助。

02

B.Beta-blocker(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Bloodpressurecontrol(控制血压)、BMI(控制体重)。目前已证实,若无禁忌症的心梗后患者使用β阻滞剂,可明显降低心梗复发率、改善心功能和减少猝死的发生。控制高血压,对防治冠心病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一般来讲,血压控制在/85mmHg以下,可减少冠心病的急性事件,且可减少高血压的并发症,如中风、肾功能损害和眼底病变等。BMI的达标,控制体重对于冠心病有重要的预防重要。

03

C.Cholesterol(降低胆固醇)和Cigarettes(戒烟)。众所周知,胆固醇增高是引起冠心病的罪魁祸首,血清胆固醇增高应通过饮食控制和适当服用降脂药如他汀类药,血脂达标,这样可大大降低心梗再发率。心梗后患者即使血清胆固醇正常也要服降脂药,尤其是他汀类药,这样就能大大降低急性冠脉事件的发生率。因此,凡是心梗患者无论血清胆固醇增高还是正常,都要长期服用降脂药。吸烟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戒烟可有效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

04

D.Diet(控制饮食)和Diabetes(糖尿病)。冠心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没有管好嘴、吃出来的。每天进食过多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如肥肉、动物内脏、蛋黄等,是促发冠心病的最大危险因素。因此,心梗后的患者应当远离这些高胆固醇食物,提倡饮食清淡,多吃鱼和蔬菜,少吃肉和蛋。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等危症,不仅可以引起血糖增高,也是引起脂质紊乱的重要原因。

05

E.Evaluation(评估)+Education(健康教育)+Exercise(适当运动)+Emotion(调节情绪)。针对不同冠心病患者做出科学的损伤评估,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指导患者应学会一些有关心绞痛、心肌梗死等急性冠脉事件的急救知识。心梗后随着身体逐渐康复,可根据各自条件在医生指导下,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及减肥,调节情绪(情绪失控会引发危险,例如本文开头的罗阿姨),保持健康的平衡心态,不仅可增强体质,也是减少冠心病再发心梗的重要举措。

另外,祖国医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冠心病的治疗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这次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战役中取得的显赫成绩,不仅在医学界,广大人民群众也有目共睹。其中,麝香保心丸展现了独特的功效,长期服用有效保护血管内皮、促进缺血心肌血管新生、延缓动脉粥样硬化,急救时也可舌下含服,迅速缓解心绞痛症状,为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带来多方位的获益。总之,冠心病患者需牢记“ABCDE”原则,通过医患共同努力合作,铸就坚强的“心”长城,开启美好的健康“新”(心)生活。

科普文章,欢迎转发,转发请备注来源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cvqtw.com/jbby/11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