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临床表现
疾病治疗
疾病用药
疾病保健
疾病预防
疾病饮食

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QOL现状更应被

来源:健康界作者:吴文利主任,中医院(医院)心内科副主任

正文字数

预计阅读时间:7分钟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不断增加,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人数约为2.3亿,相当于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2个人患病。根据中国冠心病政策模型预测:我国心血管疾病将在未来10年内呈快速增长态势1。冠心病是心血管疾病的一个常见病症,是我国居民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众所周知,冠心病常发病于年龄较高的人群,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理功能逐渐退化,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明显减弱,躯体受限程度也相应增加,影响社会活动能力,导致生活质量降低2。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调研研究中发现3,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处于中下水平,而且影响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医疗费用来源、康复运动、治疗手段、病程等,而其中康复运动和病程是影响冠心病患者QOL的重要危险因素。同时,随着年龄的增加,冠心病的生存质量表现出明显下降的趋势4。世界卫生组织(WHO)生活质量研究组认为与健康有关的生活质量(health-relatedqualityoflife,HQOL)是不同文化和价值体系中的个体对与他们的目标、期望、标准以及所关心的事情有关的生存状况的体验,包含了身体健康状况、心理健康状况、社会健康状况和环境健康状况四个方面5。量表是测定生活质量的主要手段,为病人心理、躯体、社会等各方面的主观体验提供了表达模式。中国的专家制定了国内第一个心血管疾病普适性量表——中国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评定问卷(CQQC),一项研究采用该评定量表对心血管患者的生活质量测定发现,所有的心血管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均较低,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得分则更低6。冠心病的治疗方式有很多,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等,但是即便是经过了以上的治疗方式的一种或联合治疗,患者的生存质量仍然令人堪忧。尤其是PCI技术在心血管病治疗领域的发展,使得冠心病患者经过了PCI治疗后,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并趋于稳定,大大提高了冠心病患者的生存率7。但是对经过以上治疗方式的冠心病患者的长期随访(5-10年)发现8-9,患者的死亡风险仍然占有很高的比例,患者的躯体活动受限的比例仍有30%,而且仍然有30%的患者无法回到正常工作和生活状态。还有研究表明,有近半数冠心病患者伴有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10。因此,对冠心病患者生存质量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cvqtw.com/jbby/11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