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标题下「蓝色 疝气的症状主要发生在腹股沟区,由于腹压增高造成肠或是大网膜等腹腔脏器突出在腹壁薄处,突出成一块肿物,平卧可能会回纳,症状容易反复出现。
老年疝气病因老年疝气是老年人的常见疾病之一,那么你知道老年疝气的发病原因有哪些吗?
从中医病理角度:
肝气郁滞忧思、愤怒、情志不舒、气机不畅、气窜于少腹而发病。
寒湿内停久坐寒湿之地,或雨淋受寒;致使寒湿之邪侵袭肝经,而发病。
中气下陷强力举重,房劳过度、伤于正气,致使气虚下陷患于少腹,或小儿先天禀赋不足:或老年人肝肾亏虚、筋脉松弛、或因脾胃虚弱、中气下陷、升提失职而发病。
从西医病理角度:
老人腹壁变薄:由于老人腹壁变薄,就会导致张力不断的下降,老人疝气患者因为年纪不断的变大,生理结构就会出现一些变化,肌体老化,导致腹壁变薄,张力下降,变薄后的腹壁很容易被器官冲破形成疝气。同时,老化后的人体器官组织发生萎缩,造成人体内间隙增大,器官随间隙突出形成疝气的可能性也很大。
老人腹腔压力过大: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大,老人腹腔压力也在慢慢的加大,机体功能和抵抗力也在不断的下降,我们一定多加的注意。同时或多或少伴有某些老年性疾病的因素如慢性气管炎、肺部疾病导致咳嗽,前列腺肥大引起排尿困难及习惯性便秘等原因造成腹腔压力增大,器官冲破腹壁膜等从而引发疝气。
老年疝气的类型常见的有腹股沟疝、股疝、脐疝等。
1.腹股沟疝
腹股沟,就是小肚子与大腿根交界的两个三角区,发生在这个部位的疝叫腹股沟疝。
腹股沟疝又分为斜疝和直疝,斜疝最常见。因生理结构的原因,右侧比左侧多发,男性比女性多发。
医生有一个简单的小方法初步区分这两种疝:先将鼓出来的包块小心收纳回去,然后用手指压住腹股沟中间略偏上的地方,再使劲咳嗽。如果疝块不再突出,就是斜疝,否则就是直疝。另外斜疝会进入阴囊,而直疝一般不进入阴囊。
2.股疝
大腿根部,有一个叫「股管」的解剖结构,是腹壁的薄弱处。如果股管开口松弛,周围肌肉和韧带进一步薄弱,肠管和部分脂肪就容易从此处外凸,形成股疝。
股疝多见于40岁以上的妇女。另外,妊娠造成的腹内压增高,也使得股疝形成的风险增加。
股疝往往不大,且刚开始一般没有什么明显症状,所以大部分都是被偶然发现的,体型比较胖的人更不容易发觉。
3.脐疝
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脐环突出的疝。
成人脐疝较少见,多数是中年经产妇女。由于疝囊的入口狭小,脐疝发生嵌顿的几率较大,需要特别注意。
老年疝气危害在一定程度上,老年疝气可影响老年患者消化系统,进而出现下腹坠胀、腹部胀气、便秘腹痛、易感疲劳等症状;老年疝气还可影响泌尿系统功能,使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增多等症状,甚至还可导致性功能障碍;老年疝气若不积极治疗,还可导致疝气嵌顿,以及肠梗阻、肠坏死等情况发生。如果不及时治疗,经常上下来回往复,致使疝囊颈反复受到摩擦,变得肥厚坚韧。
老年疝气注意事项老年疝气危害较大,发现后务必要及时手术。当然,除了积极进行治疗外,生活中的日常护理也是不可或缺的,比如吸烟、喝酒的坏习惯务必要改掉,类似的坏习惯可导致剧烈咳嗽的发生,对于疝气治疗并无益处,老年人儿女的照顾和关心,对于治疗也会有很大帮助,这些细节都需要特别注意。
老年人在行疝修补术之前,应该积极治疗各种增加腹压的疾病,如预防呼吸道感染,控制前列腺增生,保持大便通畅等,同时可以通过运动锻炼的方法加强腹部肌肉的力量,减少手术后复发的几率。主要的运动方法包括仰卧起坐、平卧抬腿和腹部按摩等。手术后需要特别注意休息,尤其是手术后的1周以内,除去每日必要的活动以外,尽量卧床休息,不宜过早负重或做使腹内压增高的运动,以免影响正常的愈合过程而导致疝气复发。
老年疝气复发原因老年疝气即使是治好了也是容易复发的,那么你知道哪些原因会导致老年疝气的复发吗?
腹壁薄弱老年人一般活动减少,常缺乏必要的腹肌锻炼,因而会导致腹壁肌肉的退行性病变,使腹部肌肉逐渐薄弱。当发生长期咳嗽、排尿困难等原因引起腹内压增高时,内脏可通过腹壁肌肉突出体表,形成腹外疝或造成疝气的复发。
长期便秘老年人由于结肠平滑肌、腹肌、膈肌及提肛肌张力减低,直肠反射减弱以及不良的饮食习惯和排便习惯及体质虚弱等原因,可引起长期便秘,增加腹内压力,使疝修补术后易于复发。
长期咳嗽老年人自身免疫力较差,呼吸道黏膜萎缩,分泌机能降低,喉头的防御反应也较迟钝,支气管黏膜也发生萎缩,黏膜的纤毛上皮脱落、减少,纤毛的运动能力减弱,易患急、慢性支气管炎、肺部感染等引起咳嗽的呼吸道疾病,长期咳嗽,不断地增加腹腔内的压力,可致疝修补术后的复发。
排尿困难前列腺增生、膀胱肿瘤、结石或前列腺癌等,常可引起排尿困难,甚至尿潴留,不同程度的排尿困难,常是增加腹内压力的因素,也是造成术后疝气易复发的原因。
老年疝气治疗年纪越大发病率越高
疝气好发于老年人。通常年纪越大,发病率越高。老人容易患有疝气,一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腹壁肌肉逐渐萎缩,腹壁张力减少;二是因为老年人常有的咳嗽、前列腺增生、便秘等问题,导致了腹压增高,使腹内脂肪组织(大网膜)或器官(肠子)从缺口凸出。但是,很多老年人患疝气都像李伯一样不愿就医,轻信偏方。
疝气并不会自然消失,如果放任不治疗,受损部位容易随着时间增长越变越大,也可能造成嵌顿性疝气及肠坏死,严重的话,甚至有致命的可能。有些宣传的所谓的打针治疗疝气、中药治疗疝气都不科学。另外,常见的疝气带治疗,不但使患者的行动不方便,还会影响局部血液的通畅,闻英说,除了一些年纪很大的老年人,特别是有心脏病的老人,耐受不了麻醉或疼痛,手术进行会有风险性,这时候会建议采用疝气带治疗,但这部分的病人并不多。
外科手术是唯一有效治疗手段
外科手术是目前医学界公认唯一有效的治疗方式。主任介绍说,目前治疗疝气的外科手术主要有三种:传统的缝线手术、腹腔镜疝气修补术和无张力三合一人工疝气修补术,但推荐的是后两种技术。无张力疝气修补术是利用一个比疝气缺口更大的一体成型人工网片来修补并加强受损的腹壁缺口,经过病例追踪显示,这种方法的患者复发率低,且兼有手术时间短、疼痛低、复原速度快等特点。
疝气是人们在日常的生活张非常讨厌的一种疾病,它对于人们的危害也是极大的,特别是老年疝气,而老年疝气的治疗方法多食一手术为主,这也是目前比较有效的方法。而老年疝气是比较容易复发的,所以在手术后也要小心的护理。
专家简介
范毓权,外一科(普、胸外)主任,副主任医师。年毕业于遵义医学院,曾到第四军医大进修腹腔镜及肝胆外科。主要从事甲状腺外科、乳腺外科、腹腔外科、肛肠外科、胸外科的诊治。
就诊地点:医院门诊大楼二楼外科专家门诊诊室
就诊时间:星期二全天
就诊-、-
作者:侨欣外一科
编辑:侨欣
审稿:耀尹
扫一扫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