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临床表现
疾病治疗
疾病用药
疾病保健
疾病预防
疾病饮食

22岁先天性心脏病妈妈剖宫产命悬一线,甬

治疗白癜风的专科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幸亏有你们,我们母子总算转危为安。”7月19日,在余姚人民二院,22岁的四川产妇王女士激动地向宁波医院执行副院长、重症医学科帮扶专家许磊和麻醉科执行主任刘正元表示感谢。王女士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这种疾病在妊娠期间风险更高,医院专家和余姚二院专家的携手努力下,她在重症监护室监护了72小时后病情稳定,转回了产科病房。

王女士患有先天性心脏病,7岁的时候做了手术,后来心脏功能一直正常。去年10月份王女士怀了孕,在孕期早期心电图检查时,发现右束支传导阻滞,进一步的超声心动图提示中度肺动脉高压,这与她的先心病史很有关系。

肺动脉高压使心脏无力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而导致人体缺氧,妊娠会大大加重这一症状。妊娠期间出现肺动脉高压,就意味着高死亡率。

由于王女士坚定地表示要生下宝宝,她被收治在余姚二院治疗,医生制定了严密的监测随访。虽然王女士的病情没有加重,但她的分娩风险一直牵动着医生们的心。

王女士怀孕到30周的时候,医院高度重视,由医务科牵头,产科、麻醉科、心内科、儿科和来自宁波医院重症医学科许磊副主任医师、麻醉科刘正元副主任医师一起,对她的分娩方案进行了充分讨论。王女士的肺动脉高压并未进展,心功能基本正常,医生拟定于孕37周结束妊娠,在严密监测下施行剖宫产,产后转到重症监护室。

医生把方案详细告诉了王女士和她的家人。听到这么多专家为自己和宝宝保驾护航,王女士很是感动,心里放心了不少。

时间一天天过去,王女士也掰着手指数着自己的生产日。和她一起掰手指数日子的还有她的医生们,他们知道肩上承担着两条生命的重任。这台剖宫产充满风险,术中存在着急性心衰、呼吸衰竭的风险,稍有不慎,王女士很有可能下不了手术台。

终于到了孕期37周,在这之前医生们又开了一次全院相关科室术前讨论,医院调度好手术中需要的设备器械和药物。手术前,王女士的医生们再次来到她的床前为她加油打。得知宁波帮扶专家全程护航时,王女士搓紧的双手也渐渐松了下来。

7月15日上午8点左右,王女士被送进了手术室。麻醉科执行主任刘正元带领麻醉团队打起来十二分精神一边安慰一边给她麻醉,许磊副院长指挥ICU团队很快布置好了连续心排量监测装置,在一旁严密监测她的心功能和肺动脉压力变化。

王女士在监护室。

上午9点20分,王女士的剖宫产开始,9点30分,随着产科主任的一声令下,胎儿被顺利取出。但所有人都没有松懈,因为这时候正是最关键的时刻。胎儿取出后,流回心脏的血量骤增,这对王女士而言是一个生死难关。大家都凝神屏息看着监护屏上心功能和肺动脉压力的数据。所幸相关设备监测到了王女士细微的数据变化,许磊和刘正元立即调整了药物,不到1分钟,所有数据恢复正常值,王女士顺利渡过了难关,术后被转进了重症监护室,继续监测心功能变化。

经过72小时的严密监测和精心治疗,王女士逐渐恢复,7月18日下午,医生拔掉了她身上最后的一根管子,转回了产科病房,母子均安。

年底,宁波医院与余姚二院建立了市县紧密型医联体,双方明确重点帮扶重症医学科、甲乳外科、消化内科、耳鼻咽喉科和麻醉科,医院派遣业务骨干下沉到余姚二院开展技术指导,目前已开展业务培训17次,指导开展全腔镜下的甲状腺、乳房手术、支撑喉镜下的咽喉部手术、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腹部手术的术后镇痛、消化系统高难度的内镜治疗等技术。

记者:孙美星通讯员:徐晨燕荀玉月

??更多新闻,请看甬上APP!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cvqtw.com/jbby/123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