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临床表现
疾病治疗
疾病用药
疾病保健
疾病预防
疾病饮食

现在的年轻人到底怎么了这里老得像六七十岁

二三十岁的年轻人

血管老化得像六七十岁的老人

胸闷、胸痛、突发心梗

差点危及生命

医生分享了他最近接诊的两位患者案例:第一位患者是位37岁的男性,在家突发心痛、胸闷,被医院的。经检查患有“心肌梗死,非常严重的冠心病。”做完冠脉造影后,医生对该患者的血管情况非常惊讶:三根冠状动脉血管,也就是心脏最重要的三根血管中的一根是百分百堵塞,一根重度狭窄,堵塞百分之八九十。最后,医生为他做了心脏搭桥手术。原来,“他抽烟有点厉害,一天一包,还经常熬夜,吃宵夜,另外他本身有高血压,但也没有规律地去服用降压药。因为他一直觉得自己身体很好,不用吃药。”第二位患者更年轻,29岁,胸痛、医院心内科,冠脉造影之后显示,他的心脏血管三支主要冠状动脉仅有一支还通着,其他两只都严重狭窄。医生表示,大多数年轻的患者抽烟、喝酒、熬夜、缺乏运动,或者本身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又没有及时治疗、控制,所以极易发病。不过,如果及早确诊和治疗,这些患者在手术后还是极有可能恢复到正常生活状态的。不像前两位病患那样幸运,及时就医治疗得以保命。8月18日,演员谢园突发心脏病经多方抢救无效,不幸逝世,享年61岁。谢园曾出演过《孩子王》《上海一家人》《将婚姻进行到底》《我爱男闺蜜》等多部影视作品,在荧幕上留下了许多经典形象。“61岁”“突发心脏病”这些关键词不禁让人联想到“猝死”“心梗”“心脑血管疾病”这也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要呵护自己的身体有一组数据值得警醒:心血管疾病已占我国疾病死亡率第1位,中国心血管疾病患者已高达2.9亿。在每5个成年人中,就有1人罹患心血管疾病。每13个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就有1人是心肌梗死。

心梗年轻化夏季高发

这几年,心梗年轻化愈演愈烈。心肌梗死的主要原因是心脏血流供需失衡了。一种是冠状动脉堵塞了,影响到供血;另一种情况是,冠状动脉没有问题,其他原因引起的供血失衡。通常心肌对缺血非常敏感,20-30分钟即可以导致死亡。夏季气温不断上升,而高温环境会让血管扩张血管,扩张血液,流通速度加快也就会让血压上升,此时就易让心脏因为缺血而诱发心梗。8月是心脑血管高峰期1.“秋老虎”加重心脏的负担立秋后,还会有一段时间的“秋老虎”天气,中午高温出汗,容易引起血容量减少,血黏滞度增加,血压降低,导致心脑肾等重要脏器供血不足,心脏负担加重,易发生心衰。且大量出汗后,人们易大量喝水,水分会快速进入血液,加重心脏负担,增加心衰风险。2.空气潮湿,容易导致人体缺氧三伏天是一年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这又闷又湿的天气,冠心病患者最难受。医院心脏中心副主任医师逯春鹏在接受采访时解释说,“空气中湿度增高,含氧量降低,容易导致患者缺氧,”患有高血压、冠心病或脑动脉硬化的人,心脑血管都有不同程度的狭窄。3.早晚温差大,血压波动立秋后,最明显的感觉是早晚天气变低。一天中的气温跨度最大可能到10多度,而这样的昼夜温差,最受影响的就是血压。4.情绪烦闷激动,易出现心绞痛天气热,人容易情绪烦闷,而烦闷、生气等情绪也会影响心脏健康。上海交通大医院疼痛科主任医师王祥瑞年在健康时报刊文上谈到,生气时心脏血流比平时增加了一倍,心脏的收缩力加强,心跳加速,大量的血液涌向心脏,会出现心率不齐、心肌缺血、胸闷、心慌。生气是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塞一大诱因。此外,心脏病在这些时候高发1.用力排便用力排便会升高腹压,过高的腹压会使心脏排血阻力增加、血压升高和心肌耗氧量增加,可加重冠心病患者的心肌缺血,诱发心绞痛发作,甚至引起急性心肌梗死。2.暴饮暴食如果暴饮暴食后,肠胃为了消化这些食物,就会使大量血液涌向肠胃,进而供应心脏的血液就会减少。高脂肪饮食还会明显升高血脂水平,血栓更易形成。3.过度劳累比如做不能胜任的体力劳动可使心脏的负担明显加重,心肌需氧量突然增加,造成心肌缺血,严重时导致急性心肌梗死。4.剧烈运动后如果剧烈运动或者是运动过度的话,可能会增加我们的心脏负担,使我们的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给我们的心脏造成负担。5.情绪激动情绪激动也是临床常见的心脏病诱因。在美国的一个州,平均每10场球赛就有8名观众发生急性心肌梗死。

心脏病典型症状,早识别

早期识别、尽早就医有助于避免猝死结局,当人体出现以下征兆,就要引起注意了。1.呼吸急促当心脏有问题,在呼吸方面会表现得相对困难。特别是上楼梯或者是走几步这些轻微的运动时,感觉到呼吸困难呼吸急促。心脏病发作时,呼吸急促经常会伴有胸闷,也会在胸部不适前发生。2.皮肤变色心脏不好会影响全身的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因此患有心脏的人,身上的皮肤不像正常人的白里透红,更多的都是暗紫色的皮肤。3.手臂疼痛特别是左手的疼痛,更该引起注意。因为心脏病发作时,其疼痛感是从其左侧发散。而左手是最接近心脏的,所以当出现左手麻痹疼痛时一定要留意。4.胸部不适胸痛是心脏病发作的常见症状,多见于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肥厚型心肌病、心肌炎、心包炎等,并不是所有的心脏病患者都有胸痛症状。由心脏病引起的胸痛主要位于胸骨后或心前区,多为闷痛,活动后加重,也可出现烧灼样疼痛或咽部紧缩感。5.心慌焦虑可见于各种心脏疾病,严重的心悸伴有头晕、黑朦、意识丧失、胸痛、呼吸困难等血流动力学障碍。心脏病可以引起剧烈的焦虑或者对死亡的恐惧,心脏病幸存者都有休克感的经历。6.头昏心脏病发作可引起头昏和意识丧失,当心脏疾病导致头晕、黑朦、意识丧失,说明存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硬性脑供血,需要高度重视,非常危险。7.耳朵异常耳朵是充满了很多毛细血管的器官。一旦心脏出现了问题,从一个人的耳朵就能够看出来。

如何预防心梗?医生说……

如何有效预防心梗?医院的医生为您支招:应该主动做到“一戒、二控、三调”。01一戒:戒烟要远离心脏病,首先要戒烟。02二控:控体重、控三高肥胖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伙伴;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已被证明的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03三调:调饮食、调心理、调节奏调饮食:“病从口入”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将大鱼大肉调整为蔬菜瓜果,将高脂高盐调整为清淡原味,将暴饮暴食调整为每餐“八分饱”,就能够使心血管更健康。调心理:心脏病突发往往与各种情绪的过度产生关系密切,因此有效调节自身情绪,避免大喜大怒、极悲极恐能够减少突发状况的发生。调节奏:提倡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工作、生活节奏是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保障。另外,专家建议人们平时应少吃过咸食品,控制血压;戒烟戒酒;加强体育锻炼体育运动能加快血液循环,保持血管弹性;适当的冷水浴,提高血管健康程度;重视定期体检,及时发现血压、血脂、血液黏稠度等指标的异常变化,并进行干预,以及时阻止血管发生不可逆的损伤。

身边有人突发心梗,这样做救命

当我们的心脏停止跳动3秒钟时,可能会出现头晕不适等症状;停止跳动10-20秒左右时,就可能会导致人出现意识丧失、昏倒问题;停止跳动30-45秒时,可能会导致瞳孔放大;停止跳动1分钟左右时,就会使人出现呼吸停止、大小便失禁的问题;当心脏停止跳动4分钟后,我们的脑细胞就会严重受损,即使挽救成功,也可能成了脑死亡或脑神经损伤!所以,请务必牢记黄金4分钟;超过10分钟被抢救存活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当有人突然倒下,目击者(或第一反应人)立即识别并进行高质量的心肺复苏(按压、通气和电除颤)是成功救命的关键。时间就是生命:时间每过一分钟,转复成功率将降低10%!01识别猝死一旦遇到有人倒地,首应在确保安全或者将病人移至安全地点前提下,判断是否为猝死,心脏骤停三要素:突然意识丧失、呼吸停止或无效呼吸(仅有喘息样呼吸)、大动脉搏动消失(颈动脉、股动脉)02启动专业的急诊医疗服务指定现场某人拨打,若附近有AED,获取AED,自己马上开始实施CPR。03胸外按压动作要领:★位置:双乳头连线中点★姿势:用左手掌跟紧贴患者的胸部,双手重叠,左手五指翘起,双臂伸直。★深度:5~6CM,按压后保证胸骨完全回弹,胸外按压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中断。★频率:~次/分04开放气道开放气道前应先除去气道内异物:患者头偏向一侧,急救者一手按压开下颌,另一手用食指将固体异物钩出;或者用指套/纱布清除口腔中的液体分泌物。开放气道的方法包括仰头-抬颏法和托颌法。05人工呼吸每次通气必须使患者的肺脏膨胀充分,可见胸廓上抬即可,切忌过度通气。对口人工呼吸:★确保气道通畅,捏住患者的鼻孔,防止漏气,用口把患者的口完全罩住,呈密封状;★每次吹气应持续1秒以上,缓慢吹气,不可过快或过度用力;★未建立人工气道的成人,推荐~ml的潮气量。愿你掌握心脏病的预防和急救别给猝死可趁之机!来源:综合廊坊市疾控中心、重疾不重、浙江大健康等●扩散!洪涝之后,致全市人民的一封信●毁膝、毁腰、毁全身!这些动作骨科专家从不做●3岁女孩被喂到70斤当吃播赚钱,父母还兴奋宣布……编辑:王巧校审:张珊主编:郑磊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cvqtw.com/jbby/125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