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临床表现
疾病治疗
疾病用药
疾病保健
疾病预防
疾病饮食

中医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白癜风专家会诊优惠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020/5778508.html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于肺、胸廓或肺或肺动脉血管、慢性病变所致的,肺循环阻力增高,肺动脉高压,进而使右心室肥厚、扩大甚至发生右心衰竭。中医认为本病是标实本虚,治疗以扶正固本,活血化瘀,提高机体抵抗力,改善肺循环为主。慢性肺心病发生的主要环节是肺动脉高压。在肺高压的情况下,右心室收缩时必须加大压力,时间一长,右心室负担过重,心肌缺氧,右心肥大,当心功能不全时,可出现肝大,颈静脉扩张,全身浮肿等右心衰竭现象。肺心病引起的心力衰竭与其他类型的心脏病不完全一样,除了有心力衰竭的表现外,还常常有严重的呼吸衰竭,影响气体交换,空气中的氧气吸不进来,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排不出去,病人平常就会有气短、心慌、口唇和指端青紫等缺氧现象。肺内感染是导致心功能不全的重要因素。感染时的发热能增加心脏负担;某些毒素可以直接引起心肌变性、坏死;肺内感染能使肺部原有病变加重,严重地影响肺换气功能。机体的缺氧又可促使心功能不全的发生与发展。由慢性肺部疾患发展到肺心病,一般要经过几十年的时间。慢性肺心病,属于中医学的“痰饮”、“肺胀”、“喘咳”、“水气”、“心悸”等范畴。中医认为主要由于水饮之邪,影响于心肺而发病。本病病变部位在肺,但与脾肾关系密切,并影响于心。肺为华盖,居于五脏之上,外合皮毛,职司清肃,若外邪侵袭,日久不愈,损伤肺气,肃降失权,不能通调水道,水湿停聚而成水饮,水饮停于心下,就能凌心射肺,出现心悸、紫绀、气短、汗出、水肿等,即心力衰竭。慢性肺心病可按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分别予以治疗。一、急性发作期:1、风寒型(急性发作初期):咳嗽喘促,不能平卧,心悸,痰多白沫,胸痞干呕,肢体浮肿,发热恶寒,苔白腻,脉弦紧。治宜解表散寒,温里化饮。一般选用麻黄10克、桂枝10克、法夏12克、细辛6克、白芍12克、五味子12克、杏仁12克、干姜6克。水煎服。2、痰热型(呼吸道感染加重期):发热,面赤,烦躁,痰壅气塞,难以咯出,苔黄,脉浮数。治宜清热,祛痰,化饮。一般选用生石膏30克、鱼腥草30克、知母12克、黄芩15克、川贝6克、栀子20克、苇茎30克、杏仁12克、板蓝根30克、桔梗12克、前胡12克、冬瓜子30克、苡仁30克、桃仁10克。水煎服。3、水气凌心型(心功能不全):咳喘气急,发热畏寒;面色苍白,不能平卧,张口抬肩,心悸,浮肿,口唇指甲青紫。舌淡,苔白腻,脉沉弱。治宜温阳利水,散结化饮。一般选用茯苓30克、白术30克、党参60克、桂枝10克、泽泻10克、制附片20克(先熬)、葶苈子12克、麦冬20克、桑白皮12克。水煎服。二、缓解期:慢性肺心病缓解期仍有气短、咳喘、心悸等症状,不过比之急性期有所减轻和缓解。此期治宜扶正补虚。一般选用菌灵芝30克(先熬)、核桃仁30克、麦冬20克、黄芪30克、党参30克、五味子20克。水煎服。此方宜常服,才能减少急性发作。缓解期除了扶正补虚治疗以外,还必须多运动,增强体质,才能减少发作。验方偏方:1、桑叶15g、枇把叶10g、北杏仁15g、石膏25g、甘草5g、麦门冬15g、人参10g(西洋参,另炖服)、阿胶12g(烊化)、火麻仁25g。每日1剂,水煎服。可清燥润肺,益气生津。主治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属外邪诱发,本虚标实者。症见身热,咳喘无力,呼长吸短,声低,神烦,口渴,舌干红苔燥,脉浮数虚大。随症加减:痰多,加川贝母12g,天竺黄12g;喘咳无力,加五味子10g;神情顺躁,舌绛,或舌尖多红色小粒,为肺性脑病之先兆,加安宫牛黄丸1~2枚。注:患者应该生活规律,顺应自然,秋冬季节转换时注意保暖,避免受风寒而诱发病情。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提倡戒烟。宜进食高热量、高蛋白且易消化的食物。有心力衰竭者应控制食盐、水的摄入,忌烟酒。2、人参3克、苏叶6克、前胡10克、桔梗6克、枳壳6克、葛根10克、陈皮10克、半夏6克、云苓10克、甘草3克、麻黄6克、杏仁6克、旋覆花6克。水煎服,每日1剂。随症加减:若胸满痰多加瓜蒌15克、远志15克、硼沙3~6克;高烧咽痛者加板蓝根15克、穿心莲15克;胃胀恶呕者加川朴10克、卜子10克、佩兰10克;大便秘结者加元明粉3克、胖大海10克;支气管痉挛者加全虫6克、僵蚕6克。可宣肺散寒平喘。适用肺心病继发上呼吸道感染初期,有咳喘气短、吐白痰、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头身痛、舌苔薄白、脉浮紧或浮弦滑者。方解:方中麻黄、苏叶散寒宣肺。杏仁、旋覆花、半夏、桔梗、前胡化痰平喘。枳壳、陈皮理气,佐以人参、云苓健脾化痰。3、太子参9克、黄芪15克、玉竹9克、附片6克、补骨脂9克、淫羊藿15克、丹参、赤芍各9克、红花6克、虎杖15克。水煎服,每日1剂。可补脾肺肾,活血。适用肺心病之虚症期,有咳喘气短者。方解:方中黄芪、太子参、玉竹补益脾肺,补骨脂、淫羊藿补肾,佐以丹参、赤芍、红花活血。4、党参9克、当归24克、丹参、生乳香、百部各15克、琥珀9克、肉苁蓉15克、紫河车9克、鼠妇虫24克。水煎服,每日1剂。可清热化痰,止咳平喘。适用于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缓解期。5、冬花、杏仁、百部、甘草、麦冬、紫菀、桔梗各10克,地龙、丹参、赤芍各12克,蒲公英、知母、黄芩各15克、瓜蒌20克。水煎服,每日1剂。可清热止咳,化痰平喘。适用于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急性期。方解:方中黄芩、蒲公英、知母清热,冬花、杏仁、百部、紫菀、枯梗、瓜蒌清肺止咳化痰,佐以丹参、赤芍活血祛瘀。6、麻黄10克、杏仁6克、石膏30克、甘草6克、芦根30克、前胡10克、白前10克、牛蒡子10克、黄芩10克、连翘10克、金银花10克。水煎服,每日1剂。随症加减:若咳血者加生地榆10克、小蓟15克、儿茶6克、青黛10克;若痰脓腥臭者加鱼腥草30克、白头翁10克、蒲公英30克;咯血、咯脓臭痰去麻黄;若脉律不齐者加虫草10克、明党参6克、毛冬青10克。可宣肺止咳,化痰平喘。用于肺心病呼吸道感染加重期。方解:方中麻黄、前胡、白前、牛蒡、杏仁宣肺解表止咳,石膏、黄芩、连翘、金银花、芦根清热解表。7、南沙参50克、黄精、苏子、赤芍各30克、木蝴蝶10克、地龙12克、制南星、葶苈子各15克、黄芩30克、甘草15克、沉香粉6克冲服。水煎服,每日1剂。补益肺气,化痰平喘。主治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方解:方中南沙参、黄精补益肺气,南星、葶苈子、苏子、木蝴蝶、黄芩清热化痰平喘,佐以沉香理气,赤芍、地龙活血。8、茯苓15克、明党参10克、白术10克、炙甘草3克、炙麻黄10克、附子10克、细辛3克。水煎服,每日1剂。随症加减。蠲饮除痰,补益心肺。本方适用肺心病兼心功能不全为主者。症见咳逆倚息不得卧、心悸气短、胸闷胁痛、浮肿尿少、口唇发绀、舌紫暗或有瘀点等。方解:方中麻黄、细辛宣肺化饮祛痰,茯苓、明党参、白术健脾除湿,附子补火助阳,有强心作用。9、牛膝10克、大云10克、熟地15克、杜仲10克、黄柏6克、五味子6克、当归6克、枸杞子10克、山萸10克、山药10克、云苓15克、泽泻6克、丹皮6克。水煎服,每日1剂。可补益心、脾、肾,止咳祛痰。用于脾肾两虚型心功能不全。症见咳嗽气短、活动后加重浮肿、尿少、食少肚胀、面色苍白,舌淡胖嫩、苔薄白,脉沉弦或脉律不整。方解:方中牛膝、杜仲、山萸、枸杞子、熟地补益心肾,寸云、山药、云苓健脾,佐以泽泻、丹皮、黄柏防止补益太过,五味子止咳平喘。10、苏子12克、粳米克、冰糖少许。把苏子洗干净、捣碎后和粳米、冰糖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的水用武火煮沸,再改为文火煮成粥。每天早晚吃2次。具有健脾燥湿、化痰止咳,用于咳嗽痰多,胸闷纳呆者。11、冬虫夏草10克、鲜胎盘1具。加水适量,隔水炖熟服之。具有温脾补肾的效果,适用于喘咳遇冷加重以及四肢发凉的人。12、人参6克、核桃5枚。加水适量,煎汤服用。本方有健脾益气之功效。适用于咳而少气、自汗、乏力、食少纳呆者。13、炒白芥子6克、橘皮6克、甘草6克。水煎服。适用于肺心病急性发作期。14、款冬花12克、冰糖10克,放入盅内,加适量水,隔水炖,去渣饮糖水。本方可起到益气养阴,润肺止咳的作用,适用于咳嗽气短者。15、黑芝麻15克、生姜15克、瓜蒌12克。水煎服,日服1剂。该方具有润肺清肺、温中化痰的作用。适用于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16、白萝卜、糖、柿霜和川贝,先把白萝卜绞成汁,放在碗里面,然后加入糖蒸化,喝的时候加入一些柿霜和川贝粉一起服用,每天服用两次到三次,有润肺化痰效果,在治疗阴虚肺热和久咳方面效果很好。17、冬瓜、鲫鱼、油、葱和黄酒各适量,把冬瓜清洗干净并切成块,鲤鱼洗干净切成段状,将鲤鱼放在热锅里面煎到发黄,再放入适量的水,将里面的浮沫清理干净,接着放入调料和冬瓜熬煮成汤即可。每天服食1~2次。18、生姜汁、南杏仁、核桃肉,共捣烂加入适量蜜糖炖服,有温中化痰的效果,在补肾纳气方面效果非常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症状。19、黑芝麻、生姜、瓜蒌一起煎水服用,每天一次,在润肺和清肺方面有不错疗效,还有很好的温中化痰效果,比较适合老年人患有肺心病时候吃。20、炒白芥子、炒萝卜子、橘皮和甘草,一起煎水服用,在帮助解决肺心病急性发作带来的不舒服感方面发挥的效果非常好。21、胡桃仁、粳米。将粳米煮成稀粥,再将胡桃去皮捣烂,加入粥中,文火煮成,以表面有油为度。胡桃仁性味甘温,能补肾纳气、益肺定喘,适用于肺、肾气虚、纳气不固,呼多吸少,气逆而喘。22、枇杷叶、粳米。将枇杷叶煎汁去渣,加入粳米(量为1:4)共煮成粥。枇杷叶味苦性平,能清肺热、肃肺降气平喘。23、萝卜、粳米。将鲜萝卜切碎取汁,与粳米同煮成粥或将萝卜切碎后直接加粳米煮成粥。萝卜能消食利气、化痰平喘,适用于老年咳嗽,气逆而喘,腹胀嗳气、多痰。24、秋梨、白藕、粳米。将秋梨去皮去核,白藕去节,切碎与粳米同煮成粥。功效清热润肺,止咳化痰,适用于肺热咳嗽、咳痰。仅供有缘人参考。谢谢!张宏恩

疗疾救难慈心怀德此生无悔



转载请注明:http://www.cvqtw.com/jbby/12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