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临床表现
疾病治疗
疾病用药
疾病保健
疾病预防
疾病饮食

心脏学教授总结的跑步猝死常识讲座预告

首届南京国际马拉松刚刚结束,良好的参赛体验让众多跑友对南马赞不绝口,同时,南马也交上了一份了全程零伤亡的成绩单。主办方悉心办赛和跑友顺利完赛自然是所有人共同期待的结果,但是马拉松作为一项高强度、高风险的运动项目,仍然需要每一个参与者时刻怀有敬畏之心,警惕危险的发生。

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有关于我们的小心脏与马拉松之间不得不说的风险……

1心脏与运动相遇最可怕的结果?

答案是……

运动性猝死(SCD)!

运动性猝死(SuddenCardiacDeath,SCD)是一件不幸的事故,同时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近年来,有关马拉松猝死的报道频频出现,产生了较大影响。国外研究资料显示:与相对不运动人群相比,运动人群发生SCD风险相对增加。特别是一些力竭性的运动,耐力跑、铁人三项、自行车以及其他竞技项目。

SCD病因

国外研究资料表明,男女SCD发生比例为9:1。在美国,35岁以下运动员以遗传性心脏病为主要病因,至少占SCD1/3,其次为先天性的冠脉异常,约占SCD15-20%。其他疾病约占5%,包括:心肌炎、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夹层/破裂(包括Marfan综合征)、动脉粥样硬化性冠状动脉疾病、离子通道病、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另外,心震荡(由击打引起)相关的SCD在青年运动员较为常见,可能超过上述的器质性的心血管疾病。

此外,病因还可能存在区域差异。如在意大利,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是引起运动员SCD的主要病因;而在美国,该病在SCD中发生率较低。对于大部分运动员,SCD常伴随室颤。对于35岁以上的运动员,动脉粥样硬化性冠状动脉疾病是引起SCD的主要病因。

2如何判断自己的小心脏是不是有问题?

约85%的SCD和潜在心血管病有关,因此预先筛查可起到拯救运动员生命作用。预先筛查潜在的益处包括:停止竞技运动,降低个体风险,通常可确定竞技环境的安全。同时,对筛查出来的高危人群进行医学干预。

例如,意大利长期(年-年)对12-25岁的运动员进行预先筛查,SCD发生率下降了90%。意大利也是当今唯一以法律形式规定:凡发现心血管疾病,一律禁止从事竞技运动的国家。

但目前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有效在运动人群中筛查出这些潜在心血管疾病,从而降低SCD。当前,各个国家推荐的医学筛查指南存在较大差异。

世界上对所有运动员(不局限于高水平运动员)进行预先筛查的仅有3个国家:美国、意大利和以色列。美国主要采用个体/家族史和体格检查(无12导联心电图检测),意大利和以色列除了个体/家族史和体格检查外,增加了12导联心电图检测。

欧洲大部分国家的预先筛查主要局限于高水平运动员。对于上述呈阳性的人群,可进一步进行确认,采用更昂贵检测手段,包括:超声心动图、运动负荷试验、动态心电图、心脏磁针扫描等。

3我真的会运气那么差吗?

发生率

不过,可以让大家放宽心的是——SCD发生率较低。在美国,SCD年发生率在1/至1/之间,远低于(同年龄段)交通事故(增加倍)、自杀、药物、被杀或癌症发生率。

但考虑到参与运动的非运动员人群非常庞大,潜在SCD风险可能更高。因此,尽管SCD发生率很低,进行预先筛查是非常有必要的。

预先筛查指南

年美国心脏联合会推荐的竞技运动员心血管疾病预先筛查14个基本指标

1)个体情况

1.和用力相关的胸痛/不安/紧张/压力大

2.不明原因的晕厥/一过性晕厥

3.和运动相关的过度及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疲劳/心悸

4.前期发现心脏杂音

5.系统性血压升高

6.曾被限制参与运动

7.前期的心脏检测

2)家庭史

8.大于等于1位亲属中,在50岁前死于心脏病(猝死或其他)

9.小于50岁近亲因心脏疾病致残

10.心肌病或扩张性心肌病、长QT综合症、离子疾病、Marfan综合征、严重心律失常、家族中存在已知特定遗传性心脏病。

3)体格检查

11.心脏杂音

12.股动脉搏动排除主动脉缩窄

13.Marfan综合征形态特征

14.肱动脉血压(坐位)

对于高中和大学生运动员或普通人群可以采用标准问卷形式进行预先筛查。考虑到12-25岁年龄段运动员人数相对较少,推荐联合使用12导联心电图(或超声心动图)来进一步检测怀疑有先天性心脏病运动员,但不应局限于运动员人群。

另外,对于采用12导联心电图在12-25岁健康运动员或非运动员进行大规模筛查来发现先天性心脏病或其他心血管疾病不予以推荐。

4退一万步来说如果真的……该肿么办?

应对方案

对于普通非运动状态下发生的SCD,通常采用心肺复苏和目击者除颤,据认为在4min内进行上述有效处置,50-70%的患者可得以生还。但对于处在运动状态下人来说,其难度可能更大。

对于运动状态下发生的SCD……

咱们还是多聊聊预防的措施吧,请大家翻回去看上文部分,咱们就不讨论这么危险的情况了,把危险扼杀在萌芽里多好~

觉得不过瘾?没关系!这次慧跑请来了运动与生物适应专家马继政博士~

在本周五晚上八点,马继政博士将做客慧跑线上讲座,为大家分享有关心脏健康与猝死风险的知识。

讲座参与方式:长按下图并识别图中

转载请注明:http://www.cvqtw.com/jbby/13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