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想此时此刻,父亲一定站在母亲旁边。一会问:“老婆!喝水吧!”一会问:“亲爱的,吃点水果吧!”一想到那些暖暖的画面,我就不自觉的笑了起来。我一笑,旁边的老公就会问:“肯定又想起爸妈了!”是啊!作为家中的独生女,不知不觉中爸妈都老了。而我远嫁高唐,不能时时刻刻陪着你们。可你们对我的情我又怎能忘记。02
我的父亲是山西人,母亲是安徽人。
两地相隔公里,本该没有交集。
现在一想:所谓的缘分,或许真的是一种修行。
年轻时的父亲
父亲年前后跟随爷爷离开太原玻璃厂,去了青海厂(铸造厂)。而母亲一家离开安徽后在青海厂(光明化工厂)生活!由于一些矛盾,厂和厂经常发生斗殴现象!打着打着父亲和厂子里的人混熟了,和一群人称兄道弟,居然成了哥们儿。都说,你不如找个的姑娘,这样以后打架你就得掂量掂量。和打架,你媳妇那关过不了,准不让你打“娘家人”。说完旁人一起哈哈大笑。最后真的认识了的女孩,结果一见倾心,而那个人就是我母亲!每当我问起母亲,父亲哪里吸引年轻漂亮的你时!母亲就会淡淡的说,那时你爸舞跳的可厉害。(哈哈~现在胖的扭不起来了)03
父母结婚照
俩人都该谈婚论嫁的年纪了!来插曲了!
当时双方的条件都非常好!我太爷爷部队转业后直任县长。
姥爷是钾肥厂的科长!双方对挑选女婿,儿媳都非常慎重!
姥姥听女儿讲述自己的未来的女婿时很满意,支持闺女和这个男孩进行交往。
相反,姥爷较为慎重。为了考验我父亲,居然带上厂的小混混约未来的女婿出来喝酒吃肉,想给父亲一个下马威。
没想到的是姥爷叫的那个小混混居然见到父亲毕恭毕敬,居然把酒言欢,无所不谈。
饭后,姥爷很纳闷的问其原因,他给姥爷说:“王叔,我们是打架认识的,就为人处事的风格,我喜欢!我看你这个未来女婿准没错。”(姥爷在和我谈到这里的时默默的笑了下)
姥爷一想这个小子不是善茬!如果惹是生非,最后遭罪的还是自己的闺女!姥爷回家与姥姥一讲,父亲和母亲的恋情一致遭到反对。身为母亲,对女婿的人品产生怀疑后,姥姥的反应愈加强烈。
奈何母亲抱着非他不嫁的信念,誓死要守护这段感情!最后老人都妥协了!订婚、结婚顺理成章!
04
结婚后不久,我就出生了。
可是1岁多经常发高烧,医院一查---先天性心脏病。
这对当时对第一次有孩子的母亲来说犹如晴天霹雳。
母亲医院,都说我时日不多,这个结果对母亲来说不能接受。
母亲在整日以泪洗面中,仍旧坚持着抱着我求医问药、打针输液。
我想,那个时候,唯一能够让母亲坚持下去的只是我仍有一息尚存的温暖吧!
现在为人母,我能想象她内心承受的痛苦与煎熬,我躺在她的怀着,她抱着一个自己孕育的生命,短时间内或许就是等待新生与等待消失的过程,这种煎熬可想而知。
在我屁事不知不懂/无惧死亡年纪中,在家人和大夫以为的最后的时光里,是我每时每刻的呼吸温暖了她。
听母亲说:那时幼小孱弱的我打针输液从未掉过一滴眼泪,可是越是这样我越想救活你。
或许我真是那么一个天使,让我去见证,父母之间的感情,去拥有自己的儿女和家庭!
因为当时的家庭富裕,我在亲人的陪伴和金钱的协助下顺利活了下来。
可是父亲因为我的病情,在我的生命中缺失了5年!
5年的时光,对于一个正在成长的儿童来说是极度漫长的过程。(此事是伤,不愿提及!)
05
6岁术后拍照
6岁那年,我的身体无大碍后,父亲和母亲留在了青海。
姥爷和姥姥在连云港买了房子,投奔舅舅。而我和他们一起踏上了前往连云港的列车。
记忆中,最羡慕的是院子里的孩子们喊爸爸妈妈!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场景。
我慢慢的和父亲变得生疏,记得有一次居然把许久未见的父亲叫成了舅舅!
13岁,我离开连云港去北京,期待已久的团聚实现了,终于和父母生活在一起。
可因为我的到来,成了他们吵架的导火索!学习成绩下滑,撒谎欺骗一次一次伤害着他们。
追其原因,或许就是“留守儿童”造成的阴影让我叛逆,不服管教。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变得懂事了许多。
19岁!我们三口在廊坊有了自己小家,母亲的笑多了,父亲的烦恼也少了。家里其乐融融的场景多了。
06
21岁,我与家在高唐的男孩相恋,家里的平静再次被我打乱了。
作为独生女,父母不希望我嫁到高唐,希望我陪在她们身边。
我当时就和母亲毅然决然的嫁给父亲一样,执拗的嫁给自己的爱人!
经过4年爱情长跑后,我只身一人嫁到了高唐!
26岁,我有了自己的孩子。在孩子出生的那一刻我流泪了!记忆中母亲孤独的抱着我求医问药的场景浮现!此时,我抱着自己的孩子,对曾经的叛逆深感自责。
生完孩子,原本身体不太好的妈妈(婆婆)执意照顾我!我非常的心疼她。
看着婆婆劳累的身影,我对当时选择远嫁高唐真的感到庆幸。
生完孩子第5天,父母从山西赶来,这样婆婆也不至于那么劳累。
为了让婆婆休息好身体更好的照顾我,出月子第二天父母商量不如回山西吧!
当我抱着孩子钻进车里,看着父母脸上的皱纹,心里对娘的依恋与日俱增。
在山西一年的时间里,真切体会到了父母那种无私的爱。
远远的看着父亲对外孙女无微不至的照顾,每一幅画面都让人温馨。
我想,如果当时我的童年中父亲在我身边,也会在深夜抚摸我的额头,在清晨为我准备一顿早餐,在暖暖的阳光下给我讲一个温馨的故事……
在家做好饭时总会有两个人喊我吃饭,第一遍是母亲喊,第二遍是父亲喊。
随后你会听到:“亲爱的,这菜这么烫你怎么自己端!你叫我啊!”
与母亲合影
阅尽千帆,猛然回首,你们的年华已经老去。我们相处的时光沙漏在无声无息之间流逝!今生做你们的女儿无怨无悔!
父母的爱情,没有轰轰烈烈。但是足够绵长,也足够坚定。
那是漫漫岁月见证的,持之以恒的爱情。
我不需要用很多美好的语句来修饰,因为生活的本身足够美好。
诚心提醒:以后吃饭不用喊我,吃你俩撒的狗粮我都吃饱了!
至我最爱的父母!
李姐万岁
高唐信息港政通、人和、CC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