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中,有多少人胃很好的?真的不多。而且这个慢性病得了就会伴随终生。在中国,60%的人都有这个病。这个病叫慢性胃炎。中国人团餐习惯往往有可能导致幽门螺杆菌交叉感染。慢性胃炎,又因胃黏膜病变分为浅表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胃镜普查证实,萎缩性胃炎约占其1/5。
医院消化科主任、著名中医脾胃病专家、慢性胃炎专病门诊首席教授沈洪教授指出,改变生活方式,主动打好“保胃战”,应该尽量分餐。
建议:可以这样“养胃”
沈洪教授说,慢性胃炎患者饮食应规律,进食易消化的食物,忌食辛辣刺激、生冷油腻、浓茶咖啡等。对于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应注意餐具消毒,有条件者建议分餐。俗话说胃病“三分治疗,七分调养”,膳食调养对慢性胃炎的治疗、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40~60岁:骨骼“关”研究证明,人体骨骼最强健的时期在20~40岁。一旦过了40岁,骨量开始下降,骨质逐渐变脆,尤其是膝关节、髋关节、腰、颈、脊柱等很容易出现疼痛。
医院创伤科主任王庚启说,40岁以上的人,平时走路或者跑步的运动方式以每日30分钟到1小时为最佳,年轻人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时间,但不宜过长,过度运动对肌肉、关节、骨头均有损伤,有些损伤则会叠加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建议:选择游泳,骑自行车等这种运动方法
40周岁以上的人,尽量选择游泳、骑自行车等比较平缓,不会对骨头和关节造成负担的运动方式,运动时长和强度也要适中,不要过量,万事有度,适量为宜,切忌过度。另外,年纪大一些的人需要补钙,传统认为补钙就是吃钙片,其实不然,补钙的方式很多,我们可以通过日常的吃饭和晒日光浴来进行补钙。像酸奶、虾皮等食物日常可以多吃一些,日光浴也可以多晒一会,以每日一小时为宜。
60~70岁:肿瘤“关”医院医教科副科长、肿瘤内科主任医师周国仁说,60岁是健康的一个“坎”,临床上确实有这样的感觉。这个和年龄段有关系,数据表明,60岁后,人的机体老化,免疫力会有所下降,患癌症的几率会升高。据不完全统计,在癌症患者中,60岁以上的人群占大多数,超过百分之五十,男性患肺癌、前列腺癌、肠癌等居多,女性患乳腺癌、宫颈癌的较多。
周国仁说,“癌症的引发原因是复杂的,也是多方面的,我们不能说什么原因一定能引起癌症,但有很多因素都可能导致癌症发生,例如长期熬夜、压力巨大、心情抑郁等都会让我们机体的免疫力大幅度下降,从而引发癌症。”
建议:定期检查,良好心态
过了35岁应每年做1次防癌体检,尤其是有肿瘤家族史的人。烟龄超10年的人,应每年进行1次螺旋CT检查;50岁以上的男性要筛查前列腺癌,女性则筛查宫颈癌和乳腺癌。乐观开朗,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是十分重要的,周国仁还表示如果长期抑郁焦虑,心情和精神状态都不好时癌症的发生率会变高,这无关年龄与性别。
70~90岁:痴呆“关”医院神经内科吴婷副主任医师介绍,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常见的老年性疾病,65岁以上老人中该病患者约占2%~5%,以后每增加5岁,患病率大约增加一倍,而85岁以上的老人中几乎一半患有不同程度的老年性痴呆。目前在中国约有万人患有阿尔茨海默病。
研究发现,65岁以后老年痴呆的发病率会逐渐增加,七八十岁是比较集中的发病阶段。而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吸烟、酗酒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也是引发老年性痴呆的重要因素。
建议:可以练练健脑操
积极控制危险因素,不仅能预防心脏病、脑卒中,还能预防或减轻老年性痴呆带来的危害。另外,老年人一定要多做智力练习,保持终生学习和运动,多跟人聊天,上上老年大学,跟别人打打牌,多看书写字等,也可以练练健脑操。
两种养胃粥送给大家
佛手粥:佛手柑15g,煎汤去渣,不宜久煎。以粳米10g,冰糖适量同煮为粥。粥成先入佛手汁,微沸即可,日服2-3次。用于肝胃不和证。
麦冬粥:麦冬30g,煎汤取汁。粳米g,煮半熟再加麦冬汁及冰糖适量,同煮为粥。每日早晚服食。适用于胃阴不足证。
白癜风能治好了吗白癜风怎么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