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常会有家长拿着心脏超声的结果报告单子过来询问,孩子刚出生就被告知有先天性心脏病了,是房间隔缺损,必须要手术吗?手术复杂吗?有更好的方法代替手术吗?可以再等孩子长大一点吗?对孩子影响多大?孩子做完手术后能像个正常人生活吗?每次我都要很耐心的和家属解释一遍。
房间隔缺损(ASD)是由于胎儿时期左、右心房之间房间隔发育出现异常,导致出生后在心房间隔上残留一个孔洞,为较常见的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ASD占出生时所有先心病10%左右,女性较多见,其发病率是男性两倍以上,高原环境下发病率会增高。在成人先心病中,ASD居首位。
ASD常为合并存在的先心病,特别是在有些复杂心血管畸形中,ASD存在反而可以改善患者症状。如在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三尖瓣闭锁、肺动脉闭锁等复杂先心病中,若缺损太小,需要人为扩大缺口,以保证体循环血流量。
ASD分原发孔缺损、继发孔缺损两大类。临床症状取决于缺损大小及有无合并其他心脏畸形。单纯小ASD可以终身无症状,缺损较大的患儿较早就出现吃奶、剧烈哭吵时暂时性青紫,活动后心悸、气促及易疲倦等不适。多数ASD患者无症状,但不治疗会影响患者寿命,平均寿命仅36~49岁,大多数死于心力衰竭。继发性ASD有可能自然闭合,4岁以前约有15%自闭。在术后统计调查中,可发现在24岁前手术患者术后晚期致死或非致死心血管并发症为15%,24岁后之后则为57%。因此对于不能自愈的ASD患者建议择期治疗。临床上可以根据患儿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进行诊断,最主要诊断依据心脏超声心动图。
ASD治疗有多种方法可以选择,传统外科手术修补能够解决所有类型,疗效确切,由于创伤较大,需体外循环并会遗留手术瘢痕,所以近年来发展出介入封堵、外科封堵、腔镜外科手术、机器人外科手术等多种手段,因受技术、设备、成本等影响,各地发展不均衡。
目前我院心脏中心对ASD患儿可实行外科封堵治疗、介入治疗及手术治疗,外科手术常规进行医院不开展的微创切口,可以减小手术瘢痕、切口隐蔽不影响日后生活,受到患者及家属欢迎,住院费用约在2.0万元~3.0万元不等;而且我院心脏中心为帮助贫困先心患儿,无限期开展“你的‘心病’我能懂,我的‘爱心’你享有!”的爱心公益活动,减免手术费、药费,省内外0~18岁先心患儿均可参与。这就大大降低患儿治疗成本,减轻家庭负担,使更多贫困家庭的先心患儿能够接受治疗,解除先心病折磨。
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