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免费订阅
心脏康复不仅可有效改善心脏功能,延缓动脉硬化的进展,对血糖、胆固醇等指标控制也有明显作用。更重要的是,它能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再发作,比如降低再次心肌梗死率达47%,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高达36%。
心脏病疾病饮食养生医生
心脏康复是指心脏病人在用药、手术治疗后,通过一系列干预措施,使自己尽量恢复发病前的工作、生活能力,回归正常生活。
临床实践证明,药物、调整生活方式、运动、心理、健康教育5个方面的帮助,能促进心脏康复。
合理用药每个患者的身体情况不同,良好的康复应根据个体差异选择药物类别,把握药物剂量。患者可通过定期复诊,向医生咨询专业意见,以保证药物疗效,规避药物损害。
心脏病疾病饮食养生医生
改善生活方式总体来说,心脏康复期要坚持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原则,还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个体化营养选择。可在心内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也可咨询营养门诊,给出针对性建议。同时,心脏病人康复期间,一定要远离烟酒,日常生活中还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科学运动康复运动主要由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组成。有氧运动能有效提高运动耐力,改善预后,是康复锻炼最主要的部分,包括慢走、跑步、骑车、游泳等。患者应根据自身运动能力进行选择,并在身体适应情况良好的基础上,逐渐增加运动强度。
心脏病疾病饮食养生医生
运动时间为30~60分钟,包括热身运动、真正运动的时间及运动后的调整时间。
有氧运动3~4周后,患者可增加抗阻运动的锻炼,包括重物拉举、仰卧起坐、俯卧撑等,可作为有氧运动的有效补充。抗阻运动也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从较小的运动量开始,适应后逐渐增量,每周进行2~3天。
心态平和对心脏病人而言,激动的情绪很容易引发心律失常、心肌梗死、脑梗塞或脑出血等严重后果。因此,保持一颗平常心,不仅是处世之道,也是心脑的“天然护身符”。建议心脏病患者平时应有意识地尽量控制情绪,避免情绪“过山车”。
心脏病疾病饮食养生医生
此外,很多心脏病患者术后会有焦虑不安的心理,比如,担心自己的支架会不会堵,会不会再次犯病等,对心脏康复很不利。建议患者有疑虑不要自己胡思乱想,应多和医生充分沟通,保持好心情。
健康教育目前很多国人整体的健康素养不高,而实际上,多学些健康知识,不仅能帮我们更清楚的了解自身健康状况,认识危害健康的因素,还能促使人们自觉地选择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降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
1.心脏不好的人,身体可能会提前暗示你,记住两个字,帮你保护心脏
2.心率过快应该怎么办,坚持下来这4件事,或能得到改善
3腋下藏着一颗“护心丸”,心痛、胸闷按一按,宽胸理气
4心衰了怎么办?医生教您7招让心衰慢下来
5.心脏不好也不用慌,做好这6点,身体会慢慢好起来
6胸闷气短、浑身无力还嗜睡?这或是心衰的症状,需警惕
7医生提醒:心脏病很可怕,这3种心脏病更是“可怕”中的“可怕”
8心律失常总是发作?9种护心食物+1种睡眠姿势,强劲心脏保护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