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大家对心律频道的信任和支持,总有一些朋友咨询一些非心律方面的问题,为了满足大家的需求,心律频道也会不定期的发布一些关于其他心脏疾病的科普知识,您有什么意见和建议,请直接发给心律频道,非常感谢!
室间隔缺损的介入治疗
不久前,我们病区同时住进了一老一小两位患者,小的是一名只有6岁的男孩,老的是一名65岁的女患者,他们都患有同一种疾病——室间隔缺损。
室间隔缺损指室间隔在胚胎时期发育不全,形成异常交通,在心室水平产生左向右分流。室间隔缺损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约占先心病的20%,可单独存在,也可与其他畸形并存。缺损常在0.1~75px,位于膜部者则较大,肌部者则较小。
这位小男孩是笔者的亲戚,比他大6岁的姐姐首先查出了室间隔缺损,所以当小男孩出生的时候爸爸非常担心,不幸的是,在小男孩几个月大的时候爸爸还是用耳朵贴在他的胸口听到了嗤嗤的杂音,去医院做心脏彩超检查后也确诊了室间隔缺损。医院复查心脏彩超,室间隔缺损一直没有自行闭合,所以这一次专程来北京治疗。医院介入团队的评估,觉得他适合行介入封堵治疗。于是入院第三天,导管室王主任亲自为他做了室间隔介入封堵术,手术非常顺利,仅仅一个小时左右后,室间隔封堵器稳稳的被把室间隔缺损“堵住”了,术中复查心脏彩超两个心室之间已经没有了“交通”,听诊患者以往非常明显的心脏杂音完全消失了,真是非常神奇。
但是20多年前,室间隔缺损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外科开胸修补手术,外科治疗创伤大,并发症发生率高,占用医疗资源多,术后对患者有一定不良的心理影响。因此,外科治疗不是一种理想的治疗选择。自年Lock等首次应用双面伞关闭室间隔以来,内科介入已成为室间隔缺损的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介入封堵治疗室间隔缺损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只需在一侧大腿穿刺股动脉和股静脉,创口小于半厘米。术后6-8小时就可以下地,观察3天左右就可以出院,花费也不是很高,总费用在3-4万元。所以较开胸手术有明显优势。当然,不是所有的室间隔缺损病人都可以进行介入封堵,有一部分病人必须通过开胸手术解决。
文章前面提到的另一位患者就没有那么幸运了,这位患者已经65岁,她的母亲和我们是同行,是一位军医,怀她的时候正是战争时期,条件艰苦,生病后不知道用了何种药物,导致她出生后先天聋哑,而且后来查出患有室间隔缺损。因为当时的医疗条件所限,她年轻时没有进行手术治疗。成年后因为没有明显症状她也没有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