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临床表现
疾病治疗
疾病用药
疾病保健
疾病预防
疾病饮食

不生病的智慧曲黎敏精讲伤寒杂病论经

新新,女,现年48,原籍江苏,现定居广东中山

我:一个人老心不老,爱时尚爱健康,爱生活爱家人,爱朋友爱分享,拍打拉筋艾炙自愈法推广者,中医经典养生爱好者,传统文化传播者.....自认为没有什么比健康更重要,让我们一起努力加油,每天活得精彩........

我,一个中医和传统文化爱好者,一直追随曲黎敏老师有10年之久,直至年11月,成为了老师真正的学生,这辈子将立志为弘扬中医文化而努力。以下文章来自喜马拉雅曲黎敏老师精讲不生病的智慧《伤寒杂病论》《黄帝内经》,我将其编辑整理,希望有缘之人能读到他,并能领悟他......

知行合一,古方今用,+实际案例解读原典

延伸《黄帝内经》医理,以“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为纲,旁征博引,结合《神农本草经》《医法圆通》《汤液经》《本草纲目》《千金方》《针灸大成》等传承千年的医书典籍、传世经方,深化剖析。

曲黎敏老师首次公开近30年中医研究笔记,结合现代人面临的实际身心问题,整理凝结成60+经典中医良方,穿插余件历代名中医临床经验,以一草一木微观之眼,窥探一呼一吸间生命大智.....从病根切入,消除疾病隐患,改变全家的生活状态....

84.少年心脏病所有家长都要警惕“后天失养”

所谓中医的整体观,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来表示,比如说"手少阴心经“起于心中,出属心系”。心,不单是心脏,而是“心系”,是指一个系统。这其中,有心脏还要包括心经,还要包括心主血脉、神明出焉、心主神明,心为君主之官等等,还要包括肝木生心火,心火生脾土火克肺金、心与胆通等等,这些都在一个系统里,都在一个队伍里,是动一发而牵全身的。所以中医看任何一个脏器都是从系统上论,有心系、肝系、肺系等,而不是从器官上论。

西医在每一个器官上都精益求精,在关联性上要靠反复求证。中医,只要懂了系统,很多问题都可以看得明白。

比如说上面这个病人,心与胆通,胆病就要堤防心病,而胰腺归属于脾的功能,而脾造成的心脏病是最直接和最严重的,叫做心下急痛”,上一节说“脾,足太阴之脉,连舌本,散舌下;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所谓连舌本,散舌下”,就已经跟心脏有关了,因为“舌为心之苗”,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就是在说脾胃病会直入心脏,发生“心下急痛”所以只要有脾胃病,就不能忽视心脏病的危险。

脾胃不好的人口气重,这就在预警,就要小心心脏的问题。有人会说小孩也会积食,也会脾弱啊,他们怎么不得心脏病?大人不能跟孩子比,人家在生长期,好多元气还没用呢!咱们呢,都半百了,好东西不多了,坏东西还成堆了,怎么比啊?!只好早ー点明白些道理,不乱来就会好很多。明明脾胃有毛病、平时还胸闷气短的,还要天天做热瑜珈,天天桑拿,总耗着心液,就只能警惕猝死了。

按理说,孩子不应患心脏疾患,但现在少年儿童也容易患有心脏病了,这一般与先天不足和后天失养等有关。所谓先天性心脏病,与母亲的元气不足,导致胎儿的各种组织器官发育不良或缺损,这个比较难办,就是治疗,也只是打补丁,谈不上彻底治愈。

而所谓后天失养,就是所有家长要警惕的了。主要是孩子在感冒发烧时,经常用消炎退烧的药物,或多用了清热解毒滋阴的寒凉中药,损伤了元气,增加了寒邪,从而导致了心脏病的发作。所以孩子生病后,家长一定要小心上药。而后天造成的少年心脏病的治法,基本跟大人相同,只是剂量上有些差异。

对于心脏疾患,西医基本以心脏支架或搭桥作为缓解症状的方法,但这只是缓解,不属于治愈。因为人的血管由于斑块的堵塞而造成冠心病,通过安装支架,将狭窄的血管撑大,是可以缓解冠心病的症状。但支架是缓解了冠心病的症状,血管中的斑块,也就是说病因还存在,如果控制不好,还会继续恶化。再说,支架也属于瘀血,会激发人体排异反应,会促使元气加快耗散。

而现代中医提倡一一活血化淤,扩充血管,其实这个也是和西医学,完全是一个急功近利的方法。如果活血化淤药用的多,久之会使人虚弱无力。我经常打的一个比方:如果把一块淤血割下来放在活血化淤药里,淤血是化不掉的。其实真正活血化淤最终靠的是自身的元气。还有长期服用速效救心丸或丹参滴丸之类的疏通心血管的药物,这些都属于活血化淤法,只能使元气逐渐消损,使心脏病逐渐加重。所以说,这些药物只能作应急使用,不可长期服用。而有的人主张有心脏问题的病人每天服用三七粉,这也是一个危险的做法。这是只知通河道,不知在上游种树的做法。久之,河道越来越薄,一旦发病,救都没得救。

平时保养心脏的方法,可以锻炼十个手指尖,记住是手指尖,而不是手指肚。因为指尖、脚尖都是阴经、阳经相互转折交通的地方,又是经脉末梢,所以,此处通,全身通。锻炼指尖最好的方法是习练钢琴,没有钢琴的可以用十指尖敲打桌子。

大拇指,肺经,肺主ー身之气,没有人把戒指类的物品戴在大拇指上,因为那样做的话就约束了气机的流转,人会感觉不舒服。那是傲慢的表现。食指,大肠经;中指,心包经,心包经主喜乐。现在人订婚之时,会把戒指戴在中指上,大概是表示心中的喜悦之情吧。

无名指,三焦经,人的五脏和六腑都归属三焦,它是一个系挂,就像一张网。一般说来,结婚戒指都会戴到无名指上,这怎么解释呢?婚姻这件事,就有点像三焦,看上去是两个人的事,其实是两家人的事,总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很复杂,喜怒哀乐,无一不有。小指,心经和小肠经。如果小指经常麻木的话,一是检查颈椎,二是检查心脏。平时运动时千万别忽略手指的运动。这是非常重要的。

手心过度出汗,属于神经质和优柔寡断,手心走心包经,心包主喜乐,一被憋,一紧张,就潮呼呼的了。现在有人主张手心汗过多的人切除腋下淋巴,这么做就有点过了。手心出汗死不了人,而手术可能造成坏病。所以手心过度出汗跟性格或优柔寡断是有点关系的,所以呢,锻炼心脏的方法呢,其中有一条是深呼吸法,如果手心出手汗过多的话,也可以从呼吸法开始着手。

人的手指一旦出现冰凉、发白、发青,都有可能心脏疾患已经成形,若病在厥阴,就是当归四逆汤证。所以把脉时,要特别仔细,有些人一见大夫就紧张,也会手脚冰涼,所以要先轻轻握着病人的手说会儿话,让病人情绪平稳下来再把脉。聊会天好好说说病的来龙去脉。同时还要不经意地捋下病人的手臂,最好用手背,因为手背相对恒温,如果病人从手一直凉到肘,就说明病已深入。

再者,小鱼际一般略红于大鱼际,因为小鱼际这边为心经所主,大鱼际为肺经所主,大鱼际这边通常有青色,主肺寒。经脉不只是一条线,实际上是一个区域,只要是病人,穴位也不见得就是经络图上的那个点,因为你气不足,穴位就可能有移动,所以这时要找压痛点,也是阿是穴。

我创建这个

转载请注明:http://www.cvqtw.com/jbyy/13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