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临床表现
疾病治疗
疾病用药
疾病保健
疾病预防
疾病饮食

房颤让卒中风险高5倍权威专家教你如何正

我国是当今世界老年人数最多的国家,年底,已有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54亿,预计年将突破3亿。作为老年人健康的头号“杀手”,心脑血管疾病正日渐成为国人的主要健康威胁之一。

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比较陌生的一种心脑血管疾病——房颤!

目前我国房颤患病率为0.77%,其中,男性患病率(0.9%)略高于女性患病率(0.7%),房颤总人数已达万以上(1)。有人将房颤形容为“温柔的杀手”,因为房颤本身的症状十分不明显,但房颤脑卒中总体发生风险是无房颤人群的三至五倍(2)。

为什么房颤会提高卒中风险呢?

这样和大家说吧,房颤,全称为心房颤动。如果把心脏比作一个房子,心脏壁上布满了房子里的电路,房颤就是最常见的心房电路紊乱现象。

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房颤患者直至出现卒中,才发现房颤,但肢体活动障碍已经不可逆转,这与房颤起病隐匿有关。房颤患者可能表现为头晕、心悸、胸闷,且有1/3的房颤患者无症状出现。

首都医科医院心脏内科中心主任、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马长生表示:“房颤是脑卒中发病的重要原因。节律控制通过恢复并长期维持窦性心律可以缓解症状、预防心力衰竭、改善生活质量,甚至有可能减少卒中发生,改善疾病预后。节律控制必将使越来越多的房颤患者获益,这无疑是房颤治疗策略的重要转折。因此,心房颤动进入节律控制时代。”

所以日常生活中如何通过对房颤患者进行干预,采用节律控制进行房颤治疗,防止脑卒中尤为重要,然而大多数老百姓对于房颤的知晓度较低,对房颤和脑卒中这两种疾病的关联缺乏一定的认知。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房颤质控副组长、中医院心律失常中心副主任、心律失常一病区主任姚焰表示:“开展房颤科普系列直播,大力普及房颤和脑卒中的紧密性很有必要。既能为房颤病人尽早地排除脑卒中风险,同时为脑卒中病人解决房颤的病根。大大降低了患者的术前检查及治疗费用,同时也能减轻患者的痛苦,降低疾病对患者生活生命的危害。”

为此由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会主办、强生医疗支持,通过人民日报社人民网旗下“人民好医生”互动直播平台开展的“医路相伴-房颤疾病科普公益传播项目”将邀请全国心脑血管领域权威专家,通过十期的直播科普形式,为公众传递心血管疾病的科学防治知识,提高全民对房颤、卒中等心脑疾病的认知水平。

通过本次房颤疾病科普公益直播,大家可以详细了解到房颤的早期症状,以及出现症状后如何及时进行检查,让大家对房颤有个更清晰的认知,帮助大家树立一个“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观念。

对于这个“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上海交通医院心内科主任,心脏病急救中心主任刘少稳表示:“房颤治疗越早,治愈的几率越大,患者获益也越多。射频消融手术是一种微创导管技术,它通过穿刺,将圆珠笔芯粗细的导管放置到心脏内,以射频能量‘像修电路’一样治疗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作为房颤的首选非药物治疗方式,在改善房颤患者症状、维持窦性心律、减少住院率等方面明显优于药物治疗,且显著降低所有年龄组患者房颤的复发风险,从而让患者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

此外,本次房颤疾病科普公益直播也将围绕公众关心的话题,如房颤节律控制、房颤的危害与治疗、日常生活中心脑血管患者如何进行自我管理,如何预防卒中的发生等,以医生在线公益直播答疑的形式,为大家提供健康咨询。

直播预告

播出日期:

每周三、五下午15:00

(5月19日首期开播,共10期)

播出平台:

人民日报社旗下新媒体平台

人民好医生APP-医生直播专栏

(1)人民卫生出版社-06-01《年中国心房颤动防治现状蓝皮书》

(2)

转载请注明:http://www.cvqtw.com/jbyy/14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