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是不是经常有这样的感受明明昨天晚上睡得挺好,一上午也是元气满满,但一吃完午饭就哈欠连天,困意挡都挡不住…那究竟是什么导致了饭后困倦呢?饱后犯困,是怎么回事?经常饭后萎靡不振,很可能是体内激素在“作祟”:胆囊收缩激素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人体中分泌的胆囊收缩素一般在饭后两个小时之内会明显升高,等到两个小时之后,这种收缩素分泌量就会减少;而相对而言,胆囊收缩素含量越高就越容易困倦。另外,一般脂肪含量越高,胆囊素水平会更高,睡意会更浓。食欲素人体进食后,食物在消化吸收的过程中,餐后血糖会升高,同时抑制体内食欲素的分泌。而食欲素含量降低人体就容易犯困、不想动弹,食欲素含量较高,人体也会较清醒且活跃。因此,特别是进食淀粉类较易消化的食物时,血糖相对升得更快,也更容易犯困。胰岛素饭后食物中的葡萄糖被人体吸收,胰岛素就会分泌出来,帮助控制血糖;胰岛素会促进蛋白质合成,人体中所含的色氨酸会增多,在脑内先形成5-羟色胺,可进一步形成褪黑素,从而让人体产生睡意。此外,胰岛素还会促进人体中钾离子从血液中进入细胞内,若人体处于轻度低血钾状态,身体也会出现疲劳和困意。如何缓解食困?控制“量”每顿吃“七分饱”;以粗粮、豆类、薯类代替精白细软食物,建议粗杂粮占全部主食的1/3左右;增加绿叶蔬菜等膳食纤维含量高的食物,减少高脂肪、高糖食物摄入。中午小憩吃完午饭后,可以小憩15分钟左右,不仅能有效缓解犯困状态,还能降低体内压力激素分泌,提高下午工作效率。另外,希腊的一项研究发现,一周午睡3次以上、每次小于30分钟的人,患心脏病的风险降低了37%!适当多喝水《人类神经科学前沿》上的一项研究发现,喝水能够让你的大脑提速14%,有助于保持思维敏捷,减少困倦感。犯困也可能是疾病征兆饱餐后经常犯困,除了是体内激素在“捣蛋”,也可能是身体本身出现了问题,是疾病的征兆!肝脏病变肝脏是重要的代谢器官,出现病变,其解毒、调节水电解质平衡等功能会有所降低,向身体其它器官输送的养料也会减少,就易引发身体乏力,总感觉力不从心。症状表现:肝脏出现问题,除了困乏,还可能出现脸色发黑、黄褐无华、粗糙、唇色暗紫等;也可引起颜面毛细血管扩张,蜘蛛痣及肝掌,有些病人可有脾肿大。糖尿病嗜睡是糖尿病的常见症状之一。因为此类人群的糖代谢紊乱,糖分无法被机体充分利用,从尿中排出,易引起体力减退、精神萎靡。另外,很多糖尿病患者会合并高黏血症和脑血管病变,导致脑动脉供血不足,大脑缺血缺氧,会引起困倦、头晕症状。症状表现:刚吃完就觉得饿了,吃得很多,体重却在下降;视力减退;伤口难以愈合;足部出现麻痹感或疼痛;夜间小便频率增多。因此,若出现相关症状,一定要及时做个血糖检测,确认是否是糖尿病导致的犯困。来源:科普中国
转载请注明:http://www.cvqtw.com/jbyy/15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