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DS?和CHA?DS?-VASc评分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两种非瓣膜病房颤患者脑卒中风险的预测模型,其中CHA?DS?-VASc评分在低危患者中更加细化分层,在高危患者中也具有评估价值,目前多被推荐采用,但CHA?DS?-VASc评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针对肿瘤合并房颤患者卒中的评估,医院刘启明教授,在近期一次会议中通过回顾循证医学证据,结合临床实践给予了指导性建议。
房颤患者的卒中评估
房颤卒中风险评估年代末期基于小规模队列研究,此后在更大人群的研究中得到精炼及验证,年首次被指南采用。CHADS?评分在中危患者的预测价值较低(c-statistic0.58)。CHA?DS?-VASc评分自年ESC指南提出后得到广泛应用。
关于房颤患者的卒中评估,年EHJ杂志对患者是否为瓣膜性房颤进行甄别。
CHA?DS?-VASc评分的局限性:
1.未区分房颤类型,已有研究证实持续房颤较阵发房颤有更高的卒中及TIA发生率。
2.未考虑一些生理因素对房颤卒中的影响,如左房大小、左心耳形态以及导致房颤相关卒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否存在左房血栓。
3.可以很好识别真正低危的患者,但识别和区分真正高危以及老年患者的能力稍差。
TIMI-AF评分
根据ENGAGEAF-TIMI48研究推断出TIMI-AF评分,用于预测临床净获益(包含应用华法林和NOAC患者的致残性卒中、危及生命的出血事件或全因死亡率)。
在例单中心回顾性非瓣膜病性房颤的研究中,TIMI-AF评分优于CHA?DS?-VAS、SAMe-TT?R?和HAS-BLED评分。
ABC-stroke评分
由年龄(Age)、生物标志物(Biomarker)和临床病史(Clinicalhistory)组成。
利用年龄、NT-proBNP、hsTnT和卒中/TIA病史构成的ABC-stroke评分,预测房颤卒中/系统性栓塞的能力优于CHA?DS?-VAS评分。
近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