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是精准医疗的高端器械,具有广阔的产业化前景,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追求也不断的提高,所以市场的上升空间非常大。
一3D打印能为医疗做什么?首先可以做一些医学的模型,进行医疗培训。医疗手术过程用3D打印是非常必要的,可以弥补影像学数据缺失和医生手术时视野模糊带给医生的困扰。医院为一个七个月大的先心小患者手术,术后发现手术效果不好,用3D打印发现心脏上扔有很多小洞,把这些小洞堵起来以后就好了。所以对于复杂的手术通过3D打印技术就可以很好的完成。
3D打印可以为骨科做很好的支撑。骨科方面我们的3D打印技术今后就可以直接应用于人体,和原来残留的骨头面结合面可以达到70%到80%,比原来标准的结构板要好很多,而且也可以做的比较轻盈。
也可以用于口腔科,像牙齿的康复、矫形,以前是用钢丝固定,每个礼拜到医生那儿去,这个过程极大程度上取决于医生的经验。而3D打印可以按照精准的数据做出矫正的牙套,这个牙套可以一个礼拜换一个,就可以很好的把牙齿矫正过来了。
对癌症的靶向治疗。癌症的治疗是非常痛苦的,一般采取化疗,把健康细胞和癌细胞一起杀死,使患者的健康受到很大的损害。而这个办法把放射性的药品放在针尖上,这个针尖是按照精确的方向和深度放在癌细胞的地方,准确的杀死癌细胞,医院实施的也非常成功,创新度很大。
3D打印还可以用在一些康复器具的制造上。制造出的康复器具可实现完全的个性化,包括失去功能的手指的恢复,以及假肢的再造。假肢不只是把残肢拷贝下来就可以了,因为残肢各个地方的压力压强是不一样的,病人感受到的疼痛程度是不一样的,我们按照生物力学进行非常科学的计算,按照计算数据制造出来的假肢痛感是最少的,完全可以用数字化进行治疗。还有很多老年人的康复,希望做到家居无障碍,包括辅助器具的制造,3D打印在个性化制造方面可以发挥非常多的优势。
弹性结构替代物修复。在骨修复方面,我们放入假体的目的希望原来的骨头能够再生,但要使它再生的快就要加一些应力,我们设计的时候可以把这些考虑进去,让能够再生的骨头获得比较好的应力。比如定制化复合型胫骨半关节在临床中的应用。
3D打印数据模型的建立可通过网络化云平台来实现数据工程师和医生的远程交互。医生可以用手机来表达对这个方案的意见,工程师按照他的意见进行修改模型,实现远距离的医生和工程师的通讯。
3D打印在医疗临床的几大案例
1、3D打印用于足踝手术手术风险降低南京医院依靠3D打印技术,帮助一位患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患者预先订制3D“病足模型”,医护人员从而精准判断病足情况,成功手术帮助患者康复回家。据悉,这是我国首次将3D打印技术应用于足踝手术。
足部是人体最精细的部位之一,结构复杂,仅骨头就有26块。以往医生诊断或制定手术方案,都是依赖影像诊断报告,但是涉及到足部等复杂部位,传统影像报告的局限性让医生眼见不一定为实。而用3D打印的方式将患者的病足打印出来,可以更加直观地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2、“3D打印技术”进入先心病治疗3D打印制造的人类骨骼组织,为越来越多的患者解除病痛。近日,医院心外科课题组首次将3D打印技术应用于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手术(TAVI),成功为一例77岁高龄的主动脉瓣重度狭窄合并关闭不全患者实施了TAVI规划与导航。
3D打印技术则可将患者的二维影像数据转化成栩栩如生且实物大小的心脏模型呈现于医生眼前,并可提供更多传统影像学检查难以显示的丰富信息,从而将上述复杂过程大大简化和标准化,使得手术更准确安全。3、3D技术应用于癌症切除(医疗前沿)
医院首任执行院长董家鸿教授率领该院肝胆胰外科医师团队,利用3D打印技术,成功完成10例胆道癌症精准根治性切除。通过3D技术实现胆道癌症的精确根治性切除成为了我国首创。4、3D打印钛合金肩胛骨假体
据香港《新报》4月16日报道,广东揭阳市一名27岁李姓女子,不幸患上入侵性巨大肩胛骨肿瘤,如不根治,恐要截肢。医院近日首次成功利用3D打印技术,精确制出钛合金肩胛骨假体,切除肿瘤后再将假体植入,让李女成为深圳第一名“铁肩女”。据悉,这次手术医疗花费约10万元人民币,李女本月初接受手术后,一、两天便可出院,预计半年后可完全恢复正常生活。5、3D打印技术修复颌骨缺损
青年患者张先生因为下颌骨恶性肿瘤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该科主任医生李教授采用目前最先进的一款手术设计软件,术前在计算机上虚拟手术,设计肿瘤切除范围,与嘉一科技合作将3D打印技术同步设计和制作手术截骨引导板和颌骨重建引导板,成功为患者实施了右下颌骨切除术,同期取小腿腓骨精确重建下颌骨,术后患者面部外观和咬合功能非常理想,日前满意地出院了。6、3D打印应用医院获悉,现今牙齿错颌畸形的发病率非常高,七成青少年牙齿存在畸形。该院正畸科专家高杨说,牙齿畸形不及时矫正容易诱发牙周病。
“如今,3D打印技术已经应用于正畸牙套制作。”高杨说,别小看了这个塑料牙套,它可是高科技产品。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就是3D打印技术的一种产品。首先,牙齿所有的位置信息通过扫描模型或者直接扫描牙齿,技师们就得到一套3D数字模型。然后,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诊断和设计,决定每个牙齿最后应该在什么位置。技师再将所有中间过程细化为一个个小步骤,每一个小步骤牙齿的位置都有细微的差别,每一个步骤都对应一套3D数字模型。最后,将每一个步骤的3D数据打印出模型,再以这些模型为模板,打印出塑料牙套。7、3D打印指导下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全髋关节置换术
35岁王女士右髋关节疼痛,王女士慕名前来西安交大一附院就诊。经该院骨科的仔细诊查,确诊王女士属于“右髋关节先天性脱位”,右下肢较左下肢短缩6cm。经过周密的术前准备,在手术室、麻醉科的大力配合下,李曙明教授、杨益民主治医师等医护人员历时2小时,为张女士成功开展首例3D打印指导下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右下肢也恢复了与左下肢等长的长度。8、3D打印矫形器会更加舒适体贴、效果更佳通过在一些医生以及患者那里我们了解到,大多数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经常会面临矫形手段与辅助工具不能灵活调整的问题。患者在初次使用矫形器时常常感到不舒服,他们的脚从来没有真正与矫形器完全匹配。传统的矫形器使用石膏模具,其中有太多的估计的环节,导致矫形器的拟合效果差。
通常我们通过扫描仪对患者肢体进行高精度数字扫描,技术人员根据不同病人的特点,特定功能需求,进行数据处理,包括设计矫形器,调整修复三维模型,然后通过JOYE的专有软件为患者创建精确的数字三维模型,最后利用先进的3D打印技术制作出完全附和患者肢体的矫形器。9、12岁男孩植入3D打印脊椎为全球首例日前,北京大学研究团队成功地12岁男孩明浩身上植入了3D打印脊椎,这属全球首例。据了解,这位小男孩的脊椎在一次足球受伤之后长出了一颗恶性肿瘤。为了阻止癌细胞的扩展,医生不得不选择移除掉肿瘤所在的脊椎。不过这次的手术比较特殊的是,医生并未采用传统的脊椎移植手术,而是尝试先进的3D打印技术。
10、颅骨重建,3D打印钛网植医院的外科医生(医院整形外科颅颌面中心主任舒茂国教授、神经外科刘卫平教授主刀,眼科胡丹教授参与了此次手术)为中国的农民老胡打印了一个3D钛网植入物,用于治疗其从三楼坠落所致的左脑损伤。
此次事故严重损害了他的大脑,以致医生们不得不移除一块手机大小的颅骨。医生们希望该移植能够帮助老胡的头部愈合,使其重获说话与书写能力。
北京著名白癜风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哪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