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临床表现
疾病治疗
疾病用药
疾病保健
疾病预防
疾病饮食

先天性心脏病之动脉导管未闭

动脉导管未闭如何诊治

定义:动脉导管未闭(PDA)是临床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发病率约占先心病的10%~21%,女性多见,男女发病比例约为1:3。

临床表现

分流量小: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听诊时可无心脏杂音,对生长发育影响小。

分流量大:可出现活动后气促及心悸,生长发育迟缓;当肺动脉压力增高时,可出现差异性紫绀及右心功能不全表现。

体征:可有心前区隆起,部分患者可触及震颤,听诊发现胸骨左缘第二肋间粗糙连续机械样杂音,出现肺动脉高压时可有差异性紫绀(下肢明显紫绀,左上肢轻度紫绀,右上肢无紫绀)。

诊断:常因听诊发现心脏杂音进一步检查确诊,但杂音强度与PDA大小并不成正相关,当出现肺动脉高压时,杂音可明显减轻或消失。心脏彩超及主动脉造影可明确诊断。

临床分型:常见分型为漏斗型,窗型,管型,哑铃型及动脉瘤型。

治疗:目前介入技术成熟,绝大多数PDA可通过介入治疗成功封堵,仅少数类型需要外科开胸手术,介入治疗适应症如下:

I类适应症PDA伴有明显左向右分流,并且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生长发育迟滞、肺循环多血以及左房或左室大等表现之一者,且患儿体重及解剖条件适宜,推荐行经导管介入封堵术。

IIa类适应症腔大小正常的左向右分流的小型PDA,如果通过标准的听诊技术可闻及杂音,可行经导管介入封堵术。

IIb类适应症通过标准听诊技术不能闻及杂音的“沉默型”PDA伴有少量左向右分流(包括外科术后或者介入术后残余分流);PDA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动脉导管水平出现以左向右分流为主的双向分流,如果急性肺血管扩张试验阳性,或者试验性封堵后肺动脉收缩压降20%或30mmHg以上,且无主动脉压力下降和全身不良反应,可以考虑介入封堵。

Ⅲ类适应症依赖于动脉导管的开放维持有效肺循环或循环的心脏畸形;PDA合并严重肺动脉高压,动脉导管水平出双向分流或者右向左分流,并且急性肺血管扩张验阴性。

术后复查:术后1月,3月,6月,12月复查心脏彩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vqtw.com/jbby/133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