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断断续续地写过几篇,总感觉意犹未尽,最近看到著名导演贾樟柯在今日头条推出了一档文化访谈类节目,节目以贾导的姓氏命名:《贾乙丙丁》,看到其中一期的嘉宾是刘震云,他们在北京的一个废弃工厂,聊了他们各自的故乡,他们各自的文学和电影及人生哲学观。
刘震云老师提到他新书,长篇小说《一日三秋》,也是获得年茅盾文学奖。内容充满了黑色幽默,世俗生活所包含的哲理,及打破日常生活壁垒的想象力。写出现实与想象中的人性、土地、命运。既是幽默,也是讽刺;既是魔幻,也是现实。
贾樟柯导演年凭借《三峡好人》走红,该片获得第1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导演奖和第63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这也让他成为继张艺谋之后又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大陆导演。
打破自我壁垒更好适应时代~读懂刘震云老师的小说《一日三秋》引用民间“花二娘”的传说,以想象的故事描述“我”记忆中的六叔生前所画的画作,探讨延津人幽默的本质。小说中主要人物在不同时间和地点悟出:一个重要的瞬间,在人生中犹如一日三秋,但这瞬间永不再来。突破常规写作手法,加入魔幻神话色彩,和现实融为一体,若即若离,给人一种全新的文学体验和哲学思考。
他给我们讲述人间故事的同时,还将一个个神话,穿插其间。比如小说里提到的“花二娘”,是块望夫石化作的女妖,以笑话为食,常去人们梦中索要笑话。讲得好的,奖励一个红柿子;讲不好的,花二娘就变成大山把人压死。
有些人,看起来活得不错,内心却苦闷压抑,怎么也说不出一个笑话,结果就死在了梦里。开羊汤馆的吴大嘴,生意兴隆,四座满堂,但却为每天宰杀羊羔耿耿于怀,觉得自己犯了杀戒,造的孽下辈子都还不完。所以每次都和羊羔对话,却从来不和客人说话。
但他又不想另谋出路,只得在纠结与恐慌中压抑着,而心里紧绷的弦在一次醉酒后突然断裂。大家都说他不会讲笑话,肯定是被望夫石山“花二娘”压死的。实际上我们知道吴大嘴死于心脏病突发。更多剧情自行阅读原文!
如果说余华老师是敢于挑战传统千篇一律的文学模式,在先锋文学的影响下写出长篇小说《活着》,一举获得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最高奖项、第三届世界华文“冰心文学奖”,被评为“20世纪90年代最有影响的10部作品”。
成龙于年11月12日晚在厦门举办的第3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颁奖典礼中讲到“时代是出卷人,电影是答卷人,而群众是阅卷人。那么感觉刘震云老师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迎合潮流为读者交上满意的答卷人。
先锋文学简要解说: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重要流派。一小群自我意识十分强烈的艺术家和作家,根据“不断创新”的原则,打破公认的规范和传统,不断创造新的艺术形式和风格,引进被忽略的、遭禁忌题材。先锋派的目标是震撼受传统影响的读者的感受能力,向传统文化的教条和信念发起挑战。
那么贾樟柯导演在拍出一系列优秀作品《小山回家》《三峡好人》《山河故人》便是通过电影用小人物角度入手,看到震撼人心的美感,以及他与生俱来的对时间和空间的掌控力,这些都给予观众独特的视角,看到当代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他的电影摒弃传统的文学性叙事方式,直接引导观众进入影片人物所生活的环境,与影片人物同呼吸,共同感悟人生,具有真正的电影感。
然而在这期和刘震云的对话中,贾樟柯导演又有新的感悟。他谈到自从年疫情以来,没什么好的作品,以前的仅仅代表以前,现在看来再重复以前的电影创作方式,注定要被时代淘汰。他正在思考怎么跳出当前的拍摄领域及手法,尝试扩宽视野,就像刘震云老师的《一日三秋》一样跳出以前的写作框架!
他们还提到前沿物理学最新进展~量子纠缠。尽管我觉得他们关于量子纠缠的理解略有偏颇,显然这不是重点。重要的是两位都是在各自领域里面已经做到佼佼者,还能跳出各自领域发出哲学思考,重新审视市场和自己,而且还身体力行。这才十分难得的,也是让我们学习的核心重点。
量子纠缠简要解说:年10月,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三位研究量子纠缠的科学家阿斯佩、克劳泽和蔡林格获奖。用事实证明量子纠缠实际存在。举例来说是指一个红粒子和一个绿粒子,在不受时间限制的第三空间里发生了神秘的关联,称为量子纠缠。
简单来说就是两个同源粒子无论距离多么遥远,比如相隔十万光年的距离,在其中一个粒子做出改变后,另外一个粒子也能同时做出相应感应改变,而不受制于时间和距离约束。就像爱因斯坦说是超光速的诡异传输,这完全有悖于现有物理理论《相对论》定义的关于宇宙最高速度光速的限制。
或许关于刘丰和朱自清老师解释更加通俗易懂:两个粒子本为一体两面高维度表现形式,好比我们观测鱼缸里游动的金鱼,站在不同的位置感受到的金鱼都是不同,表面上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二维画面,实际上金鱼是一个三维生物不停的变动位置,超光速的现象很可能只是维度不同在低纬度看到的其中一个现象。
生活的对与错和人生的哲学刘震云老师的《一日三秋》中我认为每个小人物都有不同的深刻表达形式,处处是精华。比如算命先生瞎子老董在有人想算来世时,他的给出了关于人生哲学完美答案。
也有人想算来世,老董摇头拒绝,一次也没算过。老董说,天机不可泄露;不能泄露不只是算命的规矩,也为了来算命的人好,这辈子让你知道了,下辈子也让你知道了,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都说要活个明白,真让你明白了,你也许就不想活了。如果有来世,而且让你提前知道,你觉得你还会有多大兴趣活好这辈子?或者是否感兴趣下辈子的角色?如果不喜欢呢?然后……最后必然陷入个人意识焦虑的怪圈。
最简单的例子:比如火爆当下网络的手游游戏王某某某,刚开始玩兴致勃勃,一旦沉迷其中,就会废寝忘食地投入进去彻夜不变。
等你玩得足够多,足够敏感,就会发现游戏的输赢概率,系统早已是确定结果,浪费时间和精力,而且毫无游戏体验,于是决定退游卸载。反转到游戏厂商的角度,做梦都想开发一款让玩家终生都无法自拔的绝世游戏,而这只是为了增加玩家的游戏粘合度,不过这就已经进入哲学思考了!
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一旦让你知道人生可以不断地重开,必然最终会感到百无聊懒。毕竟人世间没有一个游戏可以长盛不衰,即是人生亦是如此!
刘震云老师说过这样一段句话,他觉得世上其实没有对和错的争论,都是对和对的争论,是这个对还是那个对,这是现在对,还是长远对,像这样的争论,每个人的立场角度都不一样。分析问题的角度很巧妙,很哲学。每句话句话都让人看到充满哲学思考的人际关系,不同以往我们看到的那些传统心灵鸡汤文字。
幽默是哲学最接地气的表现形式从刘震云老师的作品中的字里行间感受到为人处世的生活细节哲学。在一次综艺节目中更是让观众见识到了“文人的幽默”。今年7月,作为嘉宾参加《向往的生活》,让这个“老牌慢综艺”引发了新的高度。
节目中,嘉宾们种菜、捕鱼、做饭、聊天,营造出宛如陶渊明笔下的美丽世外桃源和温馨和谐的氛围。而刘震云一登场,画风就变得与众不同。
刚一下车,何炅像往常一样,想以待客之礼帮刘震云拿行李,结果刘震云张口回的不是“谢谢”,而是“那万一里边东西丢了算谁的?”令在场嘉宾和观众不禁捧腹大笑的同时,又感受到刘老师的幽默哲学,早已自然而然地融入了自己的言行举止。
黄磊更是有感而发:如今互联网的时代,很多人都在意别人的评价。他认为不要在意外界的评价,如果所有的人都能理解你,你是有多平庸呢。所以我们真没必要在意别人的看法和评价,只要自己沉下心,认真做好自己的答卷即可!
一个女人和一个男人会错意是爱情。一个人和一个时代会错意的话,那就是悲剧。
我们普通人又如何突破自我壁垒?优秀文学和电影都在突破自我壁垒,从包罗万象的社会根基~大众角度来表达和展示,让我们从文艺作品中切身体会到社会和时代不断变迁同时,内心深处也受到洗礼和冲击!
然而我们就像黑格尔所说的那样:人类从历史学到的唯一的教训,就是人类没有从历史中吸取任何教训。那么我们普通人又该如何突破自我壁垒?以下个人建议,仅供参考。
在当下大数据时代,无论作者和读者都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