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临床表现
疾病治疗
疾病用药
疾病保健
疾病预防
疾病饮食

先心病术后风险一心包积液

心包积液是先心病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不仅会延长患儿术后恢复时间,增加住院费用,出现心包填塞时甚至会危及患儿生命,增加死亡风险。那么,什么是心包积液,又该如何治疗呢?

如果分泌太多的心包液,机体无法及时吸收,就会发生心包积液。

心包是心脏的保护膜,把心脏包在一个密闭的腔里。正常时,心包和心脏之间有一定的空隙。心包会适当分泌少量液体,称为心包液。心包液填充在空腔里,用以保护和润滑心脏。

先心病术后,由于心包切开、出血及术后使用抗凝药物等因素,心包会产生应激反应,分泌出比平时要多的液体,这样心包和心脏之间的缝隙中就会出现过多的积液。适当的液体会被吸收,但是如果分泌太多的心包液,机体无法及时吸收,就会发生心包积液。

心包积液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无统一认识,医学专家们考虑与多种因素有关,一般认为与术后出血或渗血导致心包腔内积血及血凝块形成、心包切开后综合征、术后早期抗凝治疗等因素有关。此外,体外循环(CPB)时间以及个体差异等也是术后发生心包积液的危险因素。

出现胸闷、气促及有关心衰症状需尽快采取措施。

为了避免这种危险,一般术后医生会在心包和心脏之间的缝隙中放置一根引流管,当引流液减少时,就可以拔除引流管,心包可以自行调节吸收剩余的积液。

当心包反应明显,分泌量增多,超过了正常的吸收速度时,如果此时引流管又已经拔除,那么多余的积液就会积在心包里,使患儿不舒服,出现比如胸闷、气促、纳差、呕吐等非特异性表现。

如果积液在短时间内快速聚集,心包积液量不断增大,心包顺应性差,就会导致心包和心脏之间的腔内压力骤升,压迫心脏,出现一系列类似心衰的临床表现,需要医生尽快采取措施。

心脏术后心包积液的治疗,医生需根据临床表现及心超结果综合判断。

对于血流动力学稳定的中等量以下的心包积液,常采用保守治疗,包括限制液体进入量,同时予以利尿。

对于大量心包积液经保守治疗无效者,或出现血液动力学变化,心超证实有心包填塞者,一般情况下需采取进一步的有创治疗。心超引导下经皮心包穿刺已被证实是治疗心脏手术后心包填塞最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且操作相对简单,无须全麻,可做为心脏手术后心包填塞的主要方法。

医生提示

近年来,随着手术技术和体外循环技术的提高,以及患者围手术期治疗的改善,术后心包积液的发生率已明显下降。心包积液一般出现在先心病矫治术后一个月内,一个月后出现状况的几率很低。所以,患者和患者家属不必过于担心,平时要注意观察。此外,先心病术后,家长要按照医生指示严格控制孩子饮水进食的量,并密切观察。如果孩子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胀、浮肿、下肢水肿等情况,要及时就诊。即使没有上述症状,也要做定期心脏超声检查,及时发现和避免心包积液。

杨学勇

副主任医师

医院小儿心外科

出诊时间周五上午擅长疾病侧开胸治疗小儿心脏病

长按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
看白癜风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cvqtw.com/jbzl/4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