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临床表现
疾病治疗
疾病用药
疾病保健
疾病预防
疾病饮食

医案分享夏氏中医心得

夏氏中医心得

——夏远录中医治疗冠心病等慢性病

夏远录从医50多年,是我省老一辈名老中医专家、疑难病专家、教授、主任医师。擅长诊治内、妇、儿科疑难杂症,以及西医药疗效欠佳病症。尤对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肥大、肝炎、肝硬化、肾炎、肾结石、脑血管神经病、中风、冠心病、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胃炎、胃溃疡、结肠炎、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肩周炎、风湿、痛风、皮肤病,以及儿科、妇科等疾病的诊治经验丰富,疗效独特。

有人说,中医是伪科学。古人言,隔行如隔山。持此说者,系外行无知之论。不少顽症痼疾,诸多西医药诊疗欠佳,往往中医治疗有效。病非不治,而在治法精辟与否。中医易学难精,把握中医精髓,实属不易。夏氏运用中医药诊治好的各类疾病患者数以万计,自己整理的医案病例和临床心得厚厚十几本。现摘选几个医案病例与大家分享。

冠心病中医治疗病例两则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由于脂质代谢异常,血液中的脂质沉着在原本光滑的动脉内膜上,在动脉内膜一些类似粥样的脂类物质堆积而成白色斑块,称为动脉粥样硬化,这些斑块渐渐增多造成动脉腔狭窄,使血流受阻,导致心脏缺血,产生心绞痛。如果动脉壁上的斑块形成溃疡或破裂,就会形成血栓,使整个血管血流完全中断,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它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

本病好发群体为:45岁以上的男性,55岁以上或者绝经后的女性;父兄在55岁以前、母亲或姐妹在65岁前死于心脏病的家族成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过低的血脂异常者;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超重、肥胖、痛风、不运动等情况的人群。

邓某,女,78岁,患冠心病十余年,近年心悸、气喘加重,伴全身浮肿,并逐渐加重,医院住院治疗,诊断为冠心病心衰水肿,用强心、利尿等药,全身浮肿不消退。后来慕名求医夏远录教授,初诊时心悸、气喘、动则加重,不能平卧,口唇手指紫绀,腹膨胀如鼓,四肢浮肿,尤以下肢为剧,按之凹陷不起,舌质暗红苔白腻,脉沉细无力,心、脾、肺、肾虚衰,痰湿挟淤阻滞,虚实夹杂,治疗不易。夏教授予以宣肺、健脾、温肾、利水行淤治疗,用麻黄、葶苈子、白术、茯苓、桂枝、附片、桃仁、水蛭、泽泻、柴胡等中药煎服,并予甘遂碾粉醋调敷脐,药后尿量增加,浮肿消减。服药治疗1月,全身浮肿消退,心悸、气喘缓解,饮食增加,病情得到控制,精神好转。

陈某,男,67岁,心慌、心悸,胸冷、胸痛彻背,年先后医院住院治疗6次,诊为冠心病,予中西药治疗,胸冷胸痛未缓解。逐找到夏远录教授诊治,初诊时,消瘦、面色欠华,唇暗紫,手足欠温,舌暗红、苔白,脉弦,属胸阳不振,气滞血瘀。夏教授予薤白、桂枝、瓜蒌壳、附片、干姜、北细辛、水蛭、桃仁、红花、血竭、红参等中药煎服,治疗1月,胸冷胸痛消失而愈。

慢性结肠炎的中医治疗

慢性结肠炎指因各种致病原因导致肠道的炎性水肿、溃疡、出血病变,是一种慢性、反复性、多发性以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为发病部位。症状为腹疼、腹胀、腹泻、里急后重、时便下沾液、便秘或泄泻交替性发生,时好时坏,缠绵不断,反复发作。该病病程较长,病情严重的可引起中毒性结肠扩张、溃疡穿孔、溃疡出血等并发症,甚至可引起癌变,如直肠息肉癌、直肠癌、直肠壶腹部癌。

老年性慢性结肠炎,主要症状为腹痛、腹泻、肠鸣、腹胀、下坠、大便带黏液,每至黎明前,脐腹作痛,肠鸣即泻,泻后则安。这类泄泻往往积年累月,久病不愈,甚为烦恼。严重者常并发肠道大出血、肠穿孔甚至癌变。中医学认为,这种慢性腹泻多属肾虚所致,所以有“肾泻”之称。

何某,因反复腹痛、腹胀、腹泻,粘液血性粪便1年而前来求诊,患者腹痛、腹胀以脐周及两少腹部为主,腹泻稀便,每日2-3次,带少量白色或淡黄色粘液,时夹带少量血液,纳差食少,神倦乏力,脐周及两少腹均有轻度压痛,舌质暗红,舌苔淡黄薄润,脉弦细,肠镜检查:结肠、直肠粘膜充血,部分血管模糊,诊断为慢性结肠炎。夏远录教授认为其属肝脾失调,痰湿积滞,寒热虚实错杂,遂予乌梅汤治疗,用乌梅、川椒、附片、干姜、党参、黄连、黄柏、瓜蒌壳、仙鹤草、木香、枳壳、白芍等中药加减治疗1个多月,病愈。

中医治疗支气管炎肺气肿

支气管炎肺气肿是常见的呼吸疾病,它的危害极大。近年来,随着空气污染日益加剧,其发病率也逐渐升高。支气管炎迁延日久,肺泡纤维化,弹性下降,舒缩功能障碍,形成肺气肿,动则气喘心悸。中医认为,其与肺、脾、肾相关,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痰浊阻肺,肺失宣降,故咳嗽咯痰;肾主摄纳,肾虚不纳,故气喘。治疗当止咳化痰,纳气定喘。

陈某,男,70岁,咳嗽、咯痰反复发作十余年。近两年伴气喘,并逐渐加重。近月动则气喘,不能劳作,诊为慢性支气管炎并肺气肿,医院治疗,吃药打针,疗效不佳。夏远录教授诊查,其舌暗红,苔白,脉滑,双尺无力,拟健脾益气,止咳化痰,补肾纳气定喘,予金水六君煎加味治疗,用麻黄、杏仁、茯苓、党参、白术、当归、五味子、熟地、巴戟天、桃仁等中药,煎服一星期,咳喘减轻,再加减治疗3月余,不咳嗽、无气喘,病愈,可户外下地劳作。

萆蛭汤治疗慢性前列腺炎

慢性前列腺炎是男性常见病和多发病,中医认为其病机特点不外乎湿、热、瘀、郁、虚。久病可耗伤正气,致肝、脾、肾亏虚,虚实夹杂。以化瘀利湿为主进行治疗,标本同治,疗效显著。

杨某,男,36岁。初诊时,诉尿余沥不尽伴滴白,腰骶及小腹疼痛半年。曾经西医药治疗,效果不佳。症见:舌质暗红,苔白腻,脉沉弦而滑。指检前列腺稍大,有压痛。前列腺液检查:白细胞(+++),卵磷脂(+)。夏氏诊断为慢f生前列腺炎,辨证属瘀浊阻滞下焦,膀胱气化不利。予以化瘀利湿萆蛭汤治疗。服药1个月后复诊,自觉症状消失,前列腺指检不大,无触痛。前列腺液检查正常。

慢性前列腺炎属中医“精浊”范畴,临床表现为尿痛、尿后余沥不尽,小腹及腰骶疼痛等症状。该病多因败精瘀浊,阻滞下焦,致使膀胱气化不利而成。草蛭汤中水蛭功专化瘀,且无伤正之忧;桃仁化瘀通闭;黄柏、赤小豆、萆解、鱼腥草、苡米清热利湿;海藻、皂角刺消肿散结;菟丝子补肾;肉桂化气,诸药相合,共奏化瘀通窍、利湿排浊、解毒散结之功。

腰椎间盘突(膨)出治疗经验

腰椎间盘突(膨)出,腰腿疼痛,活动受限。突出证多见于青壮年,多有外伤生,气滞血瘀,兼挟风寒痰湿。膨出证多见于中老年,劳伤,肝肾两虚,亦可兼挟风寒痰湿。治疗各有侧重,但在疼痛时,均急以峻疏,以消除局部充血水肿,解除对神经组织的压迫,以缓解疼痛。所谓急则治其标,行气活血,祛风散寒除湿;缓则治其本,补肝肾,强筋壮骨。处治得当,多有奇效。

张某,男,65岁。诉腰及左下肢疼痛年余,活动不便,拄杖而行,CT检查为腰椎间盘突出、膨出。医院治疗无效,医院服剂中药,仍腰腿痛,拄杖跛行。查舌苔暗红苔白、脉滑、两尺沉无力,老年肝肾虚,又痰淤阻络,经脉不利而疼痛。肝主筋,肾主骨,补养肝肾,行气活血,祛风散寒逐痰湿,予独活、木瓜、生南星、鹿衔草、川牛膝、威灵仙、水蛭等中药治疗,另晚上临睡前服伸筋活络丸,加减服药20余天,腰腿疼痛消失,弃杖而行。

关某,女,64岁,突发右侧腰痛牵扯及右下肢,CT扫描为腰骶间盘突出,骨科建议手术治疗。卧床,转侧不便,呻吟,苔白,脉滑,老年肝肾两虚,经脉不畅,急宜峻疏。予香附、独活、白芍、杜仲、鹿衔草等中药治疗,并晚服伸筋活络丸1小瓶,五剂而愈,至今未复发。

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动动手指,快加入我们吧!!!









































北京去哪里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
白癜风治疗那里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cvqtw.com/jbzl/6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