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五脏之气法时,意思是效法四时,也就是四季。五脏与四季五行的对应关系,指导人们养生和对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人生的五脏之气,皆效法于四时五行
五行配合时令气候时有盛衰旺客的变化。从这些变化中可以判断病人的生死,并且推断疾病是否可以治愈,还能确定五脏之气的盛衰疾病减轻或加重的时间,以及死亡或痊愈的日期。
十月太阳历法计算时间,十月太阳历法就是十个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分别标记春夏长夏秋冬,这五个季节,两个天干代表一个季节。在十月太阳历法中天干标记的每个月是36天,每个季节是七十二天,用这个技法来讲解五行,五脏和时令的相应变化情况。
肝脏属木盛于春季。肝脏与胆互为表里,肝为里,胆为表。正所谓肝胆相照。所以春天是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阳胆经主宰人体之气的季节,甲乙属木。足少阳胆经主甲木,足厥阴肝经主乙木。所以肝脏的旺日是甲月和乙月加在一起的七十二天,在情志上,肝为怒,怒则气急,所以肝脏最不能忍受过激之气。五味中甘味能缓解过激,所以当肝气过激时,应当立即用甜味的药物来缓解。
心脏属火,属于夏季心脏与小肠,互为表里,心脏为表,小肠为表,所以夏天是手少阴心经和手太阳小肠经主宰人体之气的季节。丙丁属火。手少阴心经主丁火,手太阳小肠经主丙火,所以心脏与小肠的旺日为丙月和丁月加在一起的七十二天。在情志上,心为喜,喜则气缓,所以心脏最不能忍受的是过于缓和之气。心气过缓,则心气虚而散。五味中酸能收敛,所以当心气涣散时,应当立即吃酸味的药物,以收敛涣散。
脾脏属土,旺于长夏。脾脏与胃互为表里,脾为里而胃为表,所以长夏季节是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胃经主宰人体之气的季节。戊己属土,足太阴脾经主己土,足阳明胃经主戊土。所以脾胃与胃的旺日为戊月和己月加在一起的七十二天。脾脏最怕湿气,湿气旺盛则伤脾,五味中咸味能去湿。所以,当脾脏被湿气所困时,应当立即吃咸味药物来祛除湿气。
肺脏属金,旺于秋季肺脏与大肠互为表里肺脏为里,而大肠为表,所以秋天是手太阴肺经和手阳明大肠经。主宰人体之气的季节,庚辛属金,手太阴肺经主辛金,手阳明大肠经主庚金。所以肺脏与大肠的旺日为庚月和辛月加在一起的七十二天。肺主气,肺藏的性情倾诉,最怕上逆之气。当气机上逆时,肺就会生病。在五味中,苦味能泄上逆,所以当气机上逆引起肺部病变的时候,应当立即服用苦味药物来宣泄上逆之气。
肾脏属水,旺于冬季。肾脏与膀胱互为表里,肾脏为里,而膀胱为表。所以,冬天是足少阴经与足太阳膀胱经主宰人体之气的季节。壬癸属水,足少阴肾经主癸水,足太阳膀胱经主壬水,所以,肾脏与膀胱的旺日为壬月和癸月加在一起的七十二天。肾为水藏,喜欢湿润,最怕干燥,所以当肾脏干燥时,应当立即服用辛味药物来滋润。因为辛味能宣通皮肤腠理,滋生精液,活跃气血,疏通五脏之气。
五脏的病变,在时间上的变化规律。
肝脏有病,在季节上的变化是这样的。有肝病的人,一般到了夏季就能痊愈。如果夏季没有痊愈,到了秋季病情就会加重,如果秋季没有死亡,到了冬季,病情就会维持稳定不变的状态,到了第二年春季,病情就会有所好转。这个时候要抓住时机进行治疗。因风气通于肝,所以患有肝病的人最忌受风。肝脏有病在日期上的变化是这样的。有肝病的人一般到了丙日丁日疾病可以痊愈,如果丙日丁日没有痊愈,到了庚日辛日病情就会加重,如果在庚日辛日没有死亡,到了壬日癸日,病情就会维持稳定不变的状态,到了甲日乙日,病情就会有所好转。
肝脏有病,在一天之内的变化是这样的。有肝病的人在早晨的时候病情最轻,患者的精神比较清爽,到了傍晚的时候,病情就会加重,到了夜半时分就会安静下来。肝脏属木性喜畅达散漫,无拘束,厌恶抑郁。如果肝气郁结,应当立即给患者服用辛味药物来予以宣散。如果肝气不足,应当及时给患者服用辛味药物来滋补。如果肝气过于散,需要泄,就需要给患者服用酸味药物来泄肝气。
心脏有病,在季节上的变化中是这样的,有心脏病的人一般到了长夏季节就能痊愈,如果长夏季节没有痊愈,到了冬季病情就会加重。如果在冬季没有死亡,到了第二年的春季,病情就会维持稳定不变的状态,到了第二年的夏季,病情就会有所好转。这个时候要抓住时机进行治疗。患有心脏病的人应禁忌温热的食物,衣服也不能穿得太暖。
心脏有病,在日期上的变化是这样的。有心脏病的人。一般到了戊日己日,疾病可以痊愈,如果戊日己日没有痊愈,到壬日癸日,病情就会加重。如果在壬日癸日没有死亡,到了甲日乙日,病情就会维持稳定不变的状态。到了丙日丁日,病情就会有所好转。
心脏有病,在一天之内的变化是这样的,有心脏病的人在中午的时候病情最轻,患者神情爽慧。夜半时分,病情会加重,早晨时病情转为平稳,患者也会安静下来。心脏属火,需要柔软平和,如果心脉坚挺,应当及时给患者服用咸味药物,使之软化。如果心气不足,也应当及时给患者服用咸味药物用来滋补,如果心火亢盛应当给患者服用甜味药物来泻掉邪气。
脾脏有病在季节上的变化是这样的,有脾脏疾病的人一般到了秋季就会痊愈。如果到了秋季没有痊愈,到了第二年的春季,病情就会加重。如果在第二年的春季没有死亡,到了第二年的夏季,病情就会维持稳定不变的状态,到了第二年的长夏季节,病情就会有所好转,这个时候要抓住时机进行治疗。患有脾脏疾病的人应当禁忌吃温热性饮食,不能吃得过饱,不能生活在潮湿的地方,穿潮湿的衣服等。
脾脏有病在日期上的变化是这样的,有脾脏疾病的人一般到了庚日辛日疾病可以痊愈。如果在庚日辛日没有痊愈。到了甲日乙日,病情就会加重。如果在甲日乙日没有死亡,到了丙日丁日,病情就会维持稳定不变的状态。到了戊日己日,病情就会有所好转。
脾脏有病,在一天之内的变化是这样的。有脾脏疾病的人在午后,也就是未时的时候病情最轻,患者精神清爽。到了第二天日出时,病情会加重,到了傍晚时就会安静下来。
脾脏疾病需要缓和,脾喜迟缓,五味中甘味能缓中所以,如果脾脏失和,应当及时给患者服用甜味药物予以调和,使其缓和。如果脾脏湿气过重,需要泄。应当及时给患者服用苦味药物,以泄掉湿邪。如果脾气不足,应当补,应当及时给患者服用甜味药物,予以滋补。
肺脏有病,在季节上的变化是这样的。有肺病的人一般到了冬季就会痊愈,如果到了冬季没有痊愈,到第二年的夏季,病情就会加重。如果在第二年的夏季没有死亡,到了第二年的长夏季节,病情就会维持稳定不变的状态。到了第二年的秋季,病情就会有所好转,这个时候要抓住时机进行治疗。患有肺病的人应禁忌寒冷饮食不能穿得太单薄。
肺脏有病在日期上的变化是这样的,有肺病的人一般到了壬日癸日疾病可以痊愈,如果在壬日癸日没有痊愈,到丙日丁日病情就会加重。如果在丙日丁日没有死亡,到了戊日己日,病情就会维持不变的状态,到了庚日辛日,病情就会有所好转。
肺脏有病在一天之内的变化是这样的。有肺病的人在将近黄昏,也就是傍晚的时候病情最轻,患者精神爽慧。到了中午的时候,病情会加重,到了夜半时分就会安静下来。
肺气喜收敛。如果肺气浮越散漫,应当立即服用酸味药物予以收敛。如果肺气不足需要补,也应该服用酸味药物予以滋补。如果肺气过剩需要泄,就用辛味药物卸掉过剩的废弃。
肾脏有病,在季节上的变化是这样的。有肾病的人,一般到了春季就会痊愈。如果到了春季没有痊愈,到了长夏季节时,病情就会加重。如果在长夏季节没有死亡,到了秋季,病情就会维持稳定不变的状态,到了冬季病情就会有所好转,这个时候要抓住时机进行治疗。患有肾病的人应该禁忌食用煎炸烧烤类的食物,不要穿经火烘烤的过暖的衣服。
肾脏有病,在日期上的变化是这样的,有肾病的人一般到了甲日乙日就能痊愈。如果再甲日乙日没有痊愈,到了戊日己日,病情就会加重。如果在戊日己日没有死亡,到了庚日辛日,病情就会维持稳定不变的状态,到了壬日癸日,病情就会有所好转。
肾脏有病,在一天之内的变化是这样的。有肾病的人在夜半时分病情最轻,患者精神爽慧。在第二天的辰时戌时丑时未时这四个时辰病情会加重。在第二天的傍晚时分,病情转为平稳,患者也会安静下来。
肾主闭藏肾气,需要充实强健。如果肾气不够充实强健,应当及时给患者服用苦味药物来使其坚实。如果肾气不足需要补,也应当给患者服用苦味药物来滋补。如果肾气过盛,需要泻就要用咸味药物泻除邪气。
凡是邪气侵袭人体时,都是按照五行相克的规律伤害人身的。每个脏腑的疾病到了各自所生之藏主宰的时令之时,病就会容易痊愈,到了各自的制要之藏所主宰的时令之时,病情就会加重,到了各自的生机之藏所主宰的实力之时,病情就会保持稳定不变的状态。到了其自身主宰的时令之时,病情就会有所好转。
医生在诊病时,一定要结合四时五行的规律,必须先充分了解五脏平脉的脉象,然后才能根据异常的脉象准确推测出疾病的好转和加重的时间,以及判断出死亡日期等。
五脏各自的病变症状与治疗方法:
肝脏有病,如果是实证,会表现为两肋下疼痛牵引,小腹跟着疼痛,病人容易发怒等症状。如果是虚证,则表现为两眼昏花视物不清,两耳也听不见声音。病人容易恐惧,总感觉有人要逮捕他一样,治疗的方法为。取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阳胆经的穴位予以针刺治疗。如果肝气上逆会出现头痛耳聋而听觉失灵两颊肿大的症状。可刺针厥阴经和少阳经的穴位刺到出血。
心脏有病,如果是实证,会表现为胸中疼痛肋部支撑胀满肋下疼痛。胸部两侧和背部及肩胛之间疼痛,两臂内侧疼痛等症状。如果是虚证,则表现为胸腹部胀大肋下和腰部牵引作痛等症状。治疗时应取手太阴心经和手太阳小肠经的腧穴施针,并针刺舌下的廉泉穴,使其出血。如果病情有变化与初期不同,可针刺委中穴刺到出血。
脾脏有病,如果是实证,会表现为身体沉重,容易饥饿,肌肉痿弱无力,两足弛缓不收,行走时容易抽筋,脚下疼痛等症状,如果是虚证,则表现为腹部胀满饥鸣消化不良腹泻排泄物有未消化食物等症状。治疗时应取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和足少阴肾经的穴位施针刺到出血。
肺脏有病,如果是实证,会表现为喘息咳嗽,气机上逆肩背部疼痛,出汗不止尾椎部大腿内侧大腿外侧上部。胯骨,膝盖小腿前后脚等部位都疼痛等症状。如果是虚证,则表现为肺气不足气短呼吸困难,难于接续耳聋咽喉干燥等症状。治疗时应取手太阴肺经的穴位施针,再取足太阳经的外侧及足厥阴经的内侧,即少阴肾经的穴位刺到出血。
肾脏有病,如果是实证,会表现为腹部胀大足胫部浮肿气喘咳嗽身体沉重睡眠出汗怕风等症状。如果是虚证,则表现为胸中疼痛大腹和小腹全都疼痛,四肢厥冷,心中闷闷不乐的症状。治疗时应取足少阴肾经和足太阳膀胱经的穴位刺到出血。
五脏,五色以及五味的互相关系:
肝与青色相和,所以肝脏发青,养护肝脏应该吃甜味的食物。粳米牛肉大枣葵菜等等都是属于甜味的食物。
心与赤色相合,所以心脏发红,养护心脏应该吃酸味的食物,赤小豆狗肉李子韭菜等等都是属于酸味的食物。
肺与白色相和,所以肺脏发白。养护肺脏应该吃苦味的食物,小麦羊肉杏薤白等等都是属于苦味的食物。
脾与黄色相和,所以脾脏发黄,养护脾脏应该吃咸味的食物,大豆猪肉板栗豆叶等等都是属于咸味的食物。
肾与黑色相和,所以肾脏发黑。养护肾脏应该吃腥味的食物。黄黍鸡肉桃子大葱等等都是属于腥味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