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开之后,奥密克戎的大范围传播,每个人的症状都不尽相同。网传的十大酷刑,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有感受,说到底,病毒攻击人体都是捡着薄弱的地方。有句老话叫“捡软柿子捏”就是这个道理。
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让自己变的强大。如果你的防护力量很强,病毒找不到薄弱点,就无处下手,它会很快败下阵来。
所以,最好的药,就是提高我们自身的免疫力;囤什么药,都不如囤一身正气!
我是曹大夫,今天给大家聊一聊,怎么扶养人体的正气?
先来说说,正气最怕的事情。
正气最怕的,是不按照规律对它进行颐养。
正气的规律是什么?
起居有常,饮食有节,不妄作劳,精神内守,这样才能保证正气的正常产生和消耗。
很多人会想着,那我去吃点中药吧。
请注意,用药只是最后的选择,其实我们自身有很多扶养正气的方法。
第一饮食有节,固“后天之本”
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是五脏六腑的中心,是气血生化之源。
人体所需要的能量从哪里来呢?是通过吃饭喝水,脾胃运转、消化吸收后得来的。
脾就像是一个大仓库的主管,负责将人体所需的能量物资,运送、分发到身体各个地方,用来维持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如果1个人的脾胃很好,一年四季都很少受邪气所扰。如果脾胃运转不动了,五脏六腑也会跟着停摆,邪气就容易入侵人体。
所以,要想少生病,脾胃得护好!
建议:饮食清淡,7分饱,不要吃的过于寒凉,过于油腻,过于辛辣刺激。
健脾养胃的食物有:山药、薏米、芡实、玉米、小米、南瓜、莲子、栗子、麦芽、无花果、莲藕等。
第二起居有常,养“一身正气”
通宵不睡,彻夜不眠,熬夜打游戏、玩手机、看电视,这些行为是最伤正气的事情,会伤害我们的心脏,会引起心气不足。
中医讲“子午觉”,中午休息十几分钟,晚上子时之前,也就是11点以前要睡觉。这个睡眠就保证了健康,就颐养了正气。
建议:小寒过后,晚上9点钟入睡,睡到自然醒,大概早上7点左右,此时太阳也升起来了。
第三不妄作劳,宜“藏阳养心”
冬天在五行属水,心在五行属火,水是克火的,所以冬天最冷的时候,心脏病是最高发的。如果是阳气弱的,心脏不好的,在寒冷的季节更加要注意。
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如果出汗太多,就会损伤心阴。所以,停止一些过于刺激、紧张、兴奋的活动,比如蹦极、冬泳、剧烈运动等,使关节肌肉得到合理的休养。
建议:可以选择比如快走、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站桩等锻炼方式,以身上有微微温热感为度。
第四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这句话出自《黄帝内经》:“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意思是摒弃私心杂念,保持内心安宁,达到恬静淡泊、心神自宁的最佳精神状态,有助于防御疾病、保持身心健康。
中医一直都有七情致病的理论,当人体处于不良情绪中,脏腑功能便会失调。百病生于气,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
所以,面对任何事情,不恐慌、不焦虑、保持情绪平和。
建议:做一些让自己感觉轻松愉悦的事情;多和比较理性的亲朋好友进行沟通;晒晒太阳,放松心情。
第五中医治疗
为什么把中医治疗放在最后?
因为自我调节、良好的生活方式,是能够长期维持人体正气的产生和消耗的。因此,用药是最后一步。
而且组方用药因人而异,没有什么特效药是所有人都可以用,而且用了就有效的。
当身体出现的问题,超出自我调节的范围时,就需要及时找医生进行辨证治疗。
如果是肝郁气滞了,就需要及时疏肝解郁;
如果是吃辛辣煎炸的东西上火了,就要清肺热胃热;
如果是积食了,就要消食导滞……
只要阴阳平衡,寒热才会平衡,气血才能通畅,这个时候,正气是最足的!就有足够的正气,去对抗邪气。
最后总结一下: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精神内守,这样才能养补足够的正气来对抗病邪!最后加上中医治疗,保证正气部队的后方供给,前方部队才能一鼓作气,打败病邪!
正可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囤什么药,都不如囤一身正气!当然如果能囤个靠谱的中医也是不错的选择!